数日后,四名领军讨伐吐蕃国的节度使联名的奏折被快马送往京城。这封奏折要得到回复那也起码是一个月以后的事情,远隔万水千山,即便是快马极递来回也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
剑南大军也拔营挺进匹播城下,在距城三里之外扎下了更为坚固的大营,做好了长期坚守的准备。王源除了让阁罗凤带着他的全部兵马加入后勤物资的运送之中,还另外调拨了两千兵马参与保障后勤物资的运送。这样一来,剑南军中的战斗兵马数量又减少了六千。但以目前的局势,重中之重是保证粮草物资的及时充足的供给,让剑南大军得以军心稳定的驻扎在匹播城下骚扰施压,至于军中多几千少几千的兵马却是无关紧要的。
匹播城中的吐蕃大军也像是被打蔫了一般,完全不考虑出城交战的事情,任凭剑南军每日城下叫骂,耀武扬威的逼近城下挑衅,他们也紧闭城门丝毫不理,下定决心要把乌龟做到底。剑南军十几架神威炮架在城下数百步外,每日发射几十枚霹雳弹到匹播城的城头城内,天天炸得他们不得安宁。吐蕃人也忍气吞声,在被炸之后默默的灭火抬走尸体,然后缩着脖子等待下一次的轰炸,完全没有了锐气。
按照预定的计划,高仙芝在六月中决定领兵东进,和王源的剑南军汇合。一来高仙芝的三万五千兵马尚在逻些城西南,面对着近七万吐蕃大军的拦阻,他无法突破,也不能突破,因为有北路军的前车之鉴在那里。但这么一来,三万五千兵马便只能困在那里无所作为。而且处在他们所在的位置和剑南军相隔近两百里,双方无法做到相互呼应进退甚至救援相助。这便是一开始王源提出要合兵共击共同进退的原因。本着这个原则,高仙芝也要将兵马开往东面和剑南军汇合。
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便是,高仙芝的兵马在逻些城西南的尼木县一带已经呆的太久。高仙芝的补给靠的是以战养战的原则。前段时间,他率兵横扫近千里的路程,一路上的补给靠的是攻下城池,劫掠吐蕃本地的牧民的牛羊,甚至是猎杀高原上的野物补充。
但在尼木待了近一个月,当地的吐蕃百姓都已经逃了个干净,已经无粮为继。高仙芝的兵马本就没有后勤补给的线路,从大小勃律国到逻些城近千里之遥,沿途高山峡谷荒原冰雪之地,这是一条没有后勤保障的路径。而当北路军全军覆没之后,吐蕃北境以及西北的大小城池已经尽数被吐蕃人重新占领,也根本没有粮草的来源。现在三路兵马中一直保持着后勤物资通道畅通无阻的便只是王源的剑南军了。就算没有合并的规划,到了这个时候,高仙芝唯一可能的办法也是和剑南军合并,共享这条生命线了。
六月十六日,高仙芝率兵从尼木出发,他没有直接往东,而是往东南方向,意图避开吐蕃人的拦阻,跨过雅鲁藏布江的大峡谷,从峡谷之南的山峦之地往东绕到匹播城南边的大雪山,之后再跨江北渡和剑南军汇合。这便等于是饶了一个弓形的大圈子。但他的大军一动,虎视眈眈驻扎于他和逻些城中间的曲水城和贡嘎城的七万吐蕃兵马立刻便知晓了他的意图。他们急忙起兵追击,意图阻挡高仙芝渡过雅鲁藏布江。
高仙芝将计就计,在位于大峡谷北侧的山峦之地设下了埋伏,同时伪装出大军正奋力渡江的架势,吸引的西川都的两万骑兵冲入了他的包围圈。安西军截断他们的后路,来了个关门打狗,将这两万骑兵活活闷在了山谷里。最后只有三千多吐蕃人在这场埋伏中生还。
消息传来,密切关注着高仙芝大军动向的王源大为叹服。王源自己心里很清楚,高仙芝才是真正的这个年代的将星。自己之所以有今天,一大部分的功劳是因为自己的一千多年的智慧的累积,开了一些不属于这年代的外挂。而高仙芝却是真正靠着真本事驰骋沙场的将领。在这方面,自己和他完全不是在一个量级上。但王源倒也心安理得,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能开外挂也是本事,这是老天爷给的优势,倒也心安理得。
为了防止匹播城的兵马出兵拦阻,王源下令对匹播城展开了佯攻作战。数万兵马在城下列阵,攻城器械云梯冲车都准备的妥妥当当的。神威炮也一字排开的架设在城下。摆出一副你敢出兵去救,我就敢立刻攻击匹播城的架势。
这一招果然奏效。上一战战败后被尺带丹珠和倚祥叶乐申斥的狗血淋头的额那儿古不敢再贸然出兵协助拦截唐军。因为赞普尺带珠丹给他下了死命令,匹播城绝对不能丢,一旦丢了匹播城,便等于沦丧了吐蕃国的第二大城池,一小半的百姓将沦丧敌手,而且还将逻些城暴露在敌军面前,**裸毫无保护。所以,在拦截安西军还是保住匹播城之间,额那儿古选择了后者。
经过近十日的艰苦行军,高仙芝的安西军几乎横跨了整个吐蕃国的纵深来到匹播城下。七月二十六日夜,剑南军营的南方,高仙芝率领着疲惫但精神奕奕的安西军三万余兵马抵达。王源和哥舒翰李光弼三人携上百名军中将领亲自相迎于大营之外,迎接这个传奇的名将和他手下传奇的兵马进营。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