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迪道:“暂且不说台州卫所军是否跟倭寇有勾连,就说与倭寇做战,你们三位说卫所军能打得过倭寇么?”
唐顺之道:“咱大明自洪武爷开国以来就是军户制。本来军户制是为了减轻百姓养兵的负担,军户平时为农,战时为军。开国百年,军户制却变了味。多少的军户都忙于经商、种田荒废了武艺,加上各级武官以吃空饷为财路,各个卫所有一半以上的缺额都司空见惯。。。。。真要是打仗,卫所军是靠不住的。只有编练一支新军。”
唐顺之的看法倒是与陈迪不谋而合。
戚继光道:“唐主事说的在理,就说我所在的登州卫,兵部名册上是三万五千人,实际上只有一万人不到!”
俞大猷亦插话道:“唐主事所言极是,可编练新军谈何容易?先,得兵部点头,给你建立新军的权利。其次,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无钱不聚兵,要有军饷才行!再次,还要跟兵部要军械。”
陈迪道:“不瞒二位哥哥和唐老师,我早有编练新军的意思。兵部是会点头的,这你们不用担心。军饷一项,实话讲,我这次让马如云赊给我货,然后让漕帮夹带进京出手就是为了筹集军饷。还有军械,上回咱们去兵部要的那批火器已经起运,不日便可到浙江。”
唐顺之点头道:“那么接下来便是兵员问题了。”
陈迪道:“我不咋算在台州募兵。”
唐顺之问:“这是为何?”
陈迪说道:“我听说义乌矿民勇武好斗。我打算招募义乌矿民编练新军。”
后世史书讲,戚家军即是戚继光在义乌招募的矿民为班底建立的。陈迪对这段历史自然烂熟于心。
陈迪又道:“至于具体招募多少人马,要看那批茶叶在京城脱手后能得多少利润。”
唐顺之道:“俗话说名不正言不顺。我和俞将军,戚将军三人,现在分别是兵部主事,大同卫都指挥佥事、登州卫指挥佥事。到台州帮你抗倭,总要有一个名分。”
陈迪道:“这个老师你倒是不必担心,我自有打算。现在我已经在布政使衙门挂了牌子,咱们明日立即出,去台州!”
四人各自回房。陈迪躺在床上却是夜不能寐。刚才那位马如云马老板说,替倭寇和浙江商人间穿针引线的是一个叫陈口木的人,这陈口木如果真是自己的“父亲”陈可桢,那可是大大的不妙。
陈可桢是严党的人。当初翟鸾一党弹劾陈可桢投敌,是严党为陈可桢翻了案,说陈可桢是为国捐躯。要是陈可桢突然冒出来,被翟鸾一党的人知晓,那上到严嵩,下到自己丢乌纱帽都是小事,恐怕会有性命之虞。
而台州如今已成了浙江商人跟倭寇的贸易地,其中必定牵扯各方利益。此去台州,前途未卜啊!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