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任督二脉
翌日一早,张太极早起练功时,张百里早已经起床读书,有的人就是这样,总要给自己定个目标,才有生活的动力。
刚吃过早饭,张福就领进来一个伙计,这人是济世堂赵神医的徒弟,特意来请张太极过去做客的。以前答应过赵神医有时间前去拜访,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去成,正好张太极心里有些想法,要与赵神医商量,因此答应下来。
见张太极答应,小伙计高高兴兴的先回去复命。
张福以及四个保镖陪同,张太极拜别父亲,一路想着心事,溜溜哒哒就来到济世堂。
赵神医带着徒弟们在医馆门外迎接,礼数极其周全。张太极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人家的孙子都比自己大一些,所张太极也表现的非常谦卑。
寒暄一番,赵神医把他让进医馆。医馆就是医院的雏形。
说是医馆,其实就是赵神医家的宅院,临街的三间铺面,用作药铺和诊堂。里边放有成排的药柜药匣,进到里边是前院,左右厢房隔成小间用作病人的住所,方便那些由于路途遥远的病人暂时住宿。后院才是赵神医一家的住的地方。
在古代,中医中通常只有像赵神医这样,艺业精且名气大的资深老大夫,才能被达官显贵请去府上为人诊病,那么报酬自然不少。
如果不是有一颗医者仁心。如同赵神医这种不愁钱的大夫,有多少会闲得无聊在家里开个医馆全天等待病人上门赚点“外快”呢?要知道,有那个闲工夫赚身份普通的病人的小钱,还不如研究医书、配配草药什么的来得实在。
一般开医馆的大夫大都是有本事但名气不大的人,名气不大,自然也就没什么人上门了。另外,身份高的,看病自然找“好”(名气大)大夫,身份低的,穷苦百姓舍不得花看病的“闲钱”,通常情况下,患病都只喝姜汤啊白水什么的,自己咬牙挺过去。
名气的大小差别,和贫富的分化,使得医馆经营艰难,许多大夫只能是靠经营药铺维持生计,医馆开不下去的还是大有人在,于是,古代医馆少之又少,少之又少。
济世堂的情况算是比较好的,家里本身就是祖辈行医,同时也收了不少的徒弟,有赵神医这个金字招牌,可以为医馆打出名气,达官显贵求医问药赵神医亲自上门。徒弟们则是给那些普通百姓看病,收费不高同时积累经验。也算一套不错的发展模式。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果不是有前世的经验,单凭张太极走马观花一般各处看一遍,是总结不出以上的规律来的。
来到客厅落座上茶,赵神医客气的说道:“我有一位同道好友,早就听闻救世神童的大名,一直惋惜无缘相见,今日他正好在我家中,不知神童可否让他出来一见?”
赵神医如此郑重其事的介绍,张太极猜测这人肯定非同一般,其实他心里是有些害怕的,因为他对中医只是了解个皮毛,如果来人跟他讨论医术药理,那他可是不好应对,但是来都来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于是他只能点头答应。
小徒弟到后院去请。少顷,门帘一掀走进来一人,张太极连忙站起身来,用眼打量来人,此人约莫四十来岁,头戴逍遥巾,身穿文士袍,大长脸,额头宽大,三绺墨髯打理的极为有型,整个人给人的感觉斯文儒雅。
此时,这人也在笑眯眯的看着张太极。两个眼睛炯炯有神。作为晚辈张太极急忙深施一礼:“伯伯在上,小子张太极有礼了。”
那人大笑两声,上前搀扶:“神童不必客气,太极液救人无数,老夫可是自愧不如啊!”
赵神医请两人落座,然后才对那人道:“伯仁老弟,神童在此,我就不必多介绍了吧。”
“早就听说过神童大名,真是如雷贯耳!”那人说话挺客气。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