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阅读)
十月的南方小镇,已经有了萧瑟的秋意。江畔长街旁,是一排新旧参差的楼房,时不时有车辆和行人经过。
韩沉将车停在路旁,抬头望去。
红山县,阜阳巷,17号。
白锦曦幼时的居住地。
这是一幢三层簇新的小洋房,门口还开了个小卖部。韩沉过去买了包烟,就跟老板娘攀谈起来:“跟您打听个人,我有个朋友,叫白锦曦,她以前是不是住在这里?”
老板娘是个四十余岁的和善妇女,闻言摇了摇头:“没有啊,没听说过。”
“那您是什么时候搬来的?”
老板娘笑了笑:“有三、四年啦。你朋友什么时候住在这边?”
“她小时候住这儿,后来搬走了。算起来有十几年了。”韩沉淡笑答。
老板娘轻轻一拍桌面:“那就对了。几年前这儿地皮被人买了,拆迁过。你瞧,我们买的就是开放商新建的楼房。原来的老住户,都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
“哦。”韩沉静了静,又问,“那知道当时买地皮拆迁的人是谁吗?”
他这么问,老板娘愣了一下。但看他容颜端正,眼神专注,于是下意识将自己知道的一股脑都说了:“这个还真不知道。不过当时听说啊,这儿的地皮倒手过好几次,最后才到了本地一个开发商手里。”
从小卖部出来后,韩沉站在路旁,往长街两头眺望了一会儿。
最后目光落向街头拐角,一家看着有些年头的小饭馆。
还没到中午,简陋却香气扑鼻的饭馆里,没有一桌客人。只有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坐在门口摘青菜。
韩沉走到她身旁,微微弯腰:“老人家,跟您打听个人。”
老太太抬头看着他:“小伙子,你要打听谁啊?”
“您认不认识白锦曦?我是她朋友。”
老太太想了想:“哦……是以前住在东头的小曦吧?”有些惊讶地看着他:“她家都搬走很久了,你怎么找到这里来了?”
韩沉笑了笑,答:“跟她有几年没联系了,就记得她提过老家在这里,今天正好路过,就过来找一找。”
老太太笑了,拉了把椅子给他:“小伙子,坐。你找错地方啦。她家搬走都有十年了吧。不过我记得几年前,她还回来过一次,拉着我聊了半天呢。”
韩沉坐下,双手搭在膝盖上,注视着老太:“那您记得她是哪年回来的?”
老太想了想,叹了口气:“10年底,就是她家出事那年。这孩子也是可怜,爸妈都不在了。以前的事也记不住了。”她又慈爱地笑了笑:“不过她出去读书这几年,变化也挺大的,到底是去了大城市,越变越漂亮了。”
韩沉沉默了一会儿,问:“您有她小时候的照片吗?”
老太摇头:“那哪里有啊。”笑看着韩沉:“小伙子,你是想追她吧?都找到这儿了,还真有心啊。”
韩沉笑笑。
“她还有什么亲人吗?”
老太思索一阵,答:“她爸那边没什么亲戚了。她妈那边,以前听说还有个姐姐,不过不在k省,听说前几年也死了。唉,小曦这丫头,也是挺可怜的,现在也算是举目无亲了。”
有客人进店了,老太太也忙碌起来。
韩沉找了张桌子坐下,点了碗老太太推荐的招牌米粉。
望着店门口的灶炉烟气缭绕,还有面前已经被磨亮的老旧木桌,他自然而然就想起对这种街头小吃百般推崇的白锦曦。
“……在一家路边摊买的,特别好吃。”讲这些话时,她那清澈的大眼睛比电灯还亮。
想到这里,韩沉慢慢笑了。拿起手机,翻到她的号码,注视了几秒钟,打了过去。
——
白锦曦已经可以坐起了,正在小桌前用饭。
饭盒还是昨天的饭盒,饭勺还是昨天的饭勺。一口又一口,感觉总是怪怪的。
有的男人的存在感和气场是强大的。他用过一次的饭勺,她含在嘴里,总觉得沾染了他的某种气息。脑子里时不时浮现他昨天拿着这勺吃饭的样子。
烦躁。
偏偏查房的几个护士,还在门口聊起了韩沉。
也是。白锦曦酸酸地想,他这样的男人,到哪里应该都很有女人缘。前几天她还听刑警们八卦过,说这几年岚市公检法系统,倒在韩沉的黑夹克下的警花法花们,少说都有一打。
他却一直无动于衷。
直至……
白锦曦用勺狠狠地戳了几下米饭。
那头,年轻护士们还在聊着。
“那个刑警,听说还是破了这次大案的主力呢。”
“那么年轻啊,看样子还不到三十呢。长得真帅!”
这话让护士们都笑了。
“他怎么这么快就出院了?主任肯批吗?”
“不批啊!自个儿不打招呼直接就走了。说是要查案,还非让住院部给开了止疼药。”
“太man了!”有人感叹。
……
止疼药?
锦曦又用勺在米饭上戳了个洞。
结果,说曹操曹操就到,床畔的手机响了。屏幕上跳动的名字,正是“脚踏两条船的无耻韩混蛋”。
锦曦看着手机,静默了一会儿,接了起来。
她不说话。
“喂。”电话里传来他低沉温润的嗓音,“在干什么?”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