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四百一十一章 接着玩

2021-09-01 作者: 威武武威

最后结果并没有出乎李旭的意料,虽然对方没有当面回答,但在他回到钓鱼台之后,就接到电话说,上面已经同意。

没法不同意啊,他们现在就缺乏和对岸高层的沟通渠道,尤其是和尼古拉直接沟通的渠道,李旭愿意帮这个忙,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正在谈着的老兵借道香港探亲的事情,不就是靠他一手推动的么?《血战台儿庄》是他建议的,拷贝是他带过去的,《搭错车》也是他投资的,简直就是天使嘛。

所以,将《一九四二》的剧本带到湾湾,让尼古拉同志审阅一下,然后再立项制作,这个政治上谁也挑不出刺来。

人家常公儿子都同意了,他们这些人还能说什么呢?至于尼古拉同志会不会答应,那是李先生的事情了。

总之,怎么看他们都不会吃亏,自然是乐见其成。

“老板,你觉得……那个会同意吗?”得到确定的消息后,利潪忍不住这么问了句,她是看过剧本的。

“想办法。”李旭简单的回答道。

在电影里对于常先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洗白是必须的,这是政治需求,李旭不可能对抗大势,至少现在不行。再说了,运输大队对TG还是有功的,还涉及到统战。

但他也不想洗得太白,如果常公这样的人物都能洗得白白的,洗成天真无邪的小花……算了,那画面太美让人不敢看。

再说了,政治人物是灰色的,有矛盾有冲突,才会吸引到观众的目光。这就像是,严肃历史上,根本出不了李云龙这样的土匪式TG指挥官,但是观众就是喜欢看啊。

有情有义,毫无顾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别贬了也不在乎,反正总有用到老子的时候,放在网文里也就一龙傲天——不看结局的话。

至于组织纪律,ZW负责制之类的,谁管那么多,我们看个电视还要了解当时部队是怎么建设的?还要知道到底谁负责?每天上班那么忙,谁有那个闲心啊。

回到正题上来,李旭不得不让编剧们想个办法,将运输大队长的成色稍微刷白一点。最明显一点就是,白修德从豫省回来后,千辛万苦见到他,通报这个消息,他从最开始的不相信变得震惊的反应是真实的。

这很恶心,毕竟某个被黑成碳的家伙,最大的黑点之一就是居然不知道饿死人,但是没办法嘛,这个不知道饿死人,和那个不知道饿死人,是不一样的。

除此之外,原版的结尾那段也有所保留,就是运输大队长在教堂里祈祷,之后还流了一滴眼泪,之后侍从官在旁边絮絮叨叨:“我们为战争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死了那么多人,讨论战后的事,怎么能没有我们呢……”

没办法嘛,谁让几十年后,果粉们能挂在嘴边的,都是哪个哪个战役死多少多少人。将战争死亡人数吹嘘为功绩,也算是头一份了。

说实话,李旭要是罗斯福,只怕也不会给光头好脸色看,特么的全世界都在反攻法西斯,比利时都在组建游击队,你特么打个大溃退出来,真有脸来参加开罗会议啊?所以呢,跟钢铁同志做交易,用蒙古以及更多的东西换他们干掉关东军,那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当然了,运输大队长要洗白一下,其他的就不用了,比如家破人亡的地主。

现在这个剧本直接改掉了开头,地主眼看围城的人比较多,先打了几枪,在威胁和安抚一下,让人直接去找日本人。

结果日本人没找到,正在交火,走漏了风声,于是饥民们打破了大院,抢劫一空,地主一家也全部死于非命,只留下一个才刚留学归来的女儿。

开玩笑,和平时期或许会有良绅,饥荒年代的地主会只有那么几条枪?会那么好心,请饥民进去吃东西?不担心他们暴起伤人?

所以原本的地主逃荒线移植到了地主家的长工身上,再加上白修德的豫省实地考察,这就是电影的两条线。

李旭可是将剧本交给大陆来完成了,这个年代虽然崇洋媚外得厉害,但体制内的编剧们,还没像几十年后那样歪得没边。实在不行,大不了找老魏来编剧嘛,人家可是坚定的……

更何况,每次剧本大修,都是要传真给他看的,所以虽然受到了很多上头的干涉,但基本没有偏离他想要的主线。

唯一的问题无非还是运输大队长和统战,《血战台儿庄》之后还有个《铁血昆仑关》的,但就是这方面的问题,导致电影92年一完成就被束之高阁。

“其实,主要还是在李培基和汤恩伯身上。”李旭再次翻阅了下剧本后这么说道。

可惜无论利潪还是高丽红,都是一脸莫名其妙,李健群倒是知道,但她这会儿不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