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生的眼中,他的面前坐着的,是数十位正襟危坐的学生。而实际上,他的面前只有一人,便是那方洪。
方洪借用土地神的神力,将先生拖入梦中。他一开始,只是打算让先生在梦中教授他学习如何认字,但随着先生对经文的诵读,他反倒把心静了下来,沉迷了其中。
自仓颉造字以来,历代都有圣贤著书立说,将人类文明的薪火,一代代的传递了下来。不管这些学问如何被统治者利用,也不管这些学问造就了多少五谷不分的酸腐儒生,但在经文中蕴含的微言大义,却从没有错过。错的,只是人而已。
人,如何与禽兽区分?这文明,便是这关键所在。人可知礼仪,懂廉耻,识进退,而这些东西,书本之中全部都有。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先生朗读了起来,声音莽莽烈烈,充满了慷慨的气势。
方洪成了土地神之后,念头通明,照见自身。此时,这些文字,纷纷的化作了光明的力量,融入到了他的神魂之中。
“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先生的声音继续响彻,而方洪的神魂开始震动,让他的心思更加的玲珑剔透了起来。仿佛一道清澈的泉流,来回的在他的念头中冲刷。
颇有一种钱塘江上信来潮,今日方知我是我的错觉。
圣人之言论,从不是一拍脑袋,便随便写出来的。他们周游列国,遍观世界,以脚步丈量出道理,以血汗刻镂出经文。
《孟子》一书的字数,是《论语》的三倍,但因为先生读的比较激昂,语速较快,在一刻钟多一点的时候,也将其给读完了。
接下来便是《中庸》和《大学》,如果说,《孟子》和《论语》是读书人的道理,那《中庸》便是天下人的道理。
何谓中庸?不偏不倚也。故此,中庸之道,也是平衡之道。从古至今,不仅仅是上位者,统治者,便是普通的乡下小民,都尊崇着这个道理。
《论语》如风,《孟子》如雷,那《中庸》便是大地,厚重,朴实,以徐徐缓缓,但实实在在的言论告诉你。这个世界,就应该是这样的。
先生一边朗诵着经义,一边和自己所学印证,竟然受益良多,只觉得自己以前所学,有颇多的错漏之处。如今重新诵读了一遍,反倒让自己对学问的了解更加精深。
读了四书,自然不能漏了五经。五经之说,成书年代比四书要早,内容也更加的艰涩。“嗯?怎么没有《礼记》和《周易》?”
在将四书和五经中的三经读完之后,先生却惊愕的发现,这其中却没有另外两经的踪影。因为他恰巧自己对这两本经义不怎么熟悉,想要趁这个机会通读一番,却发现这里也正好缺失了这两本书。
而他不知道的是,这个梦境,全部是依赖他自身生成的,而不是方洪构筑了一个引子,把他给拖了进来。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