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九十三章 推断与说服

2021-09-01 作者: 啸百木

好在萧木很快就整理好了思路,开口“分析”道:“伪后金所部建州女真,原为我大明臣子,祖祖辈辈以渔猎为生,并不擅长农事。辽东汉人虽长与农耕,但却多为建奴屠戮,十不存一,即便所幸生还者,也为建奴所奴役,离心离德之下,必然不会尽心为建奴所驱使。况且近年气候变化无常,不利农桑,即便关内之地,也多有旱灾水灾。辽东苦寒之地,与关内相比,条件更为恶劣,伪后金虽占据此地,但仍无法获得充足的粮食。”

“皇上所言甚是,正因如此,我大明早有明文,严禁向辽东运送粮食、铁器等必备物资,以免落入伪后金皇太极等鞑虏之手。”来宗道应和着说道。

来宗道所说的事情,萧木却恰恰并不知道,“原来大明也并不是什么事都没做嘛,这么一个‘物资封锁’的战略还真是一个好主意,这招绝对能让皇太极恶心得够呛,自己果断还是应该继续坚持执行这个办法!”

但萧木自然不会把这些表现在脸上,而是做出早已知之的样子,轻轻咳了一声,继续说道,“爱卿所言不错,再加之我大明严禁向辽东建奴手中运粮,伪后金皇太极等人吃不饱饭,狗急跳墙之下,引兵叩关而入,妄图在关内抢掠,便也是自然之事了。”

萧木从后金粮食物资不足的角度分析着,自我感觉也十分了良好,甚至恍惚间找到了赤壁之战之前,周瑜在战和不定的孙权和东吴群臣面前分析曹军情况,得出“曹军必败,我军必胜”结论时候的感觉。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自己得出的“皇太极肯定将会引兵犯境”这个结论不太好,或者说很不好——打仗哪有好事?尤其是现在的大明军队和后金的军队打仗,能够做到不大败亏输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总而言之,萧木所想要表达的就是,自己既有十分可靠的消息来源——穿越者对历史的记忆,又有十分缜密细致的分析——后金缺少粮食物资,要入关打劫。所以皇太极将要引兵犯境的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一样肯定了。

来宗道自然也明白了皇上的分析,也觉得皇上所说的确实很有道理,但他的心中还有一个巨大的疑问无法解开,于是便开口问道,“皇上所言极是,伪后金皇太极确实极有可能因为粮食不足的缘故引兵犯境。但皇上之前所说,皇太极将会领兵直逼京城,兵临城下,这又是为何?我大明九边均是精锐,尤其辽东现为袁崇焕驻守的关宁铁骑,他皇太极纵然有心,想要入关却也不能轻易得逞。”

萧木差一点就被来宗道给问住了,确实,自己刚才的分析只能说明皇太极又很大的可能性会引兵来犯,但自己又是怎么知道皇太极一定能够突破边关的封锁,直逼京城之下的呢?就算是自己派了再厉害的细作去了辽东,也只能打探到皇太极要出兵,总不能把战争的结果都提前打探出来吧?——换句话说,即便细作打探出来了所谓的“战争结果”,那也肯定是“我大金所到之处,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毕竟皇太极为首的后金首领们肯定是对自己这一方充满信心的。

“咳咳。”萧木的面色一度有些不是很好看,林檎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正当林檎想着萧木该怎样向来宗道解释这个问题,或者如果萧木说不出话来的情况下自己应该在说点什么把这件事情揭过去的时候,萧木又开口了:

“我大明九边虽是精锐,袁崇焕也是国之干臣,关宁铁骑也颇有战力。”萧木先是违心地“夸奖”了一下大明的边防军队,毕竟自己作为皇上,总不能说大明的军队全都是不堪一击的垃圾吧?然后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但我大明北方边境长达万里,总有些许地方守备薄弱,或者防备松懈,被皇太极钻了空子加以利用,便可叩关而入,直逼中原腹地。”

萧木见来宗道似乎还是没有被自己说服,又继续说道:“尤其最近蒙古诸部与伪后金之间暗通款曲,狼狈为奸,若是皇太极领兵借道蒙古,避开袁崇焕和关宁铁骑,从九边薄弱之处入关,也是极有可能。”

实际上关于蒙古和后金的关系萧木也并不是很清楚,只记得后世看过的电视剧里面,顺治皇帝,也就是皇太极的儿子,他的母亲,也就是著名的孝庄皇太后,就是来自蒙古部落。所以萧木也就自然而然地认为蒙古诸部和后金之间的关系应该相对比较亲密。

而萧木所说的“借道蒙古”的战略,倒确实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太可能,但细细想来,却是极具操作性,让人不得不倒吸一口凉气——这当然是指大明一方的,若是皇太极提前知道了这个办法,肯定是欢呼雀跃才对。

虽然对于战争的结果无法“刺探”,但是一些战略战术自然是可以打探的,就比如这个“借道蒙古”,就被来宗道认定为皇上派人打探到的重要情报。

在对这个问题做出了一番解释之后,萧木也并没有给来宗道太多的反应时间,而是亲自走向前去,将来宗道搀扶起来,诚恳地问道:“我大明的形势如此严峻,朕甚感艰难,爱卿真的还要执意辞官,离朕而去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