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十八章:族群文化——人类的第二份遗产

2021-08-31 作者: 浑水里的泥鳅

生物除了基因之外,其实还有第二种将信息传承方式,那就是文化行为,或者也可以称为习俗行为。

没错,许多动物也和人类一样有习俗哦。

拿猕猴为例,生活不同地方的猕猴,可有着很不相同的取食习惯,即使它们生活的环境很是相似。

有些地方的猕猴,会用手来挖掘植物的根茎。

另一些则完全不会这么做,即使它们生活的地方一样有许多同种植物。然而,它们却仿佛睁眼瞎,就是视而不见。

换成互相伤害的模式,估计那些取食根茎的猕猴眼里,另一些对其置若罔闻的同类和智障没有区别。虽然对方对它们也可能怀有歧视,反过来嘲讽一句“你们居然挖土,实在太1o了”。

可不仅是取食习惯,许多鸟类甚至都展出了“方言”现象。

比如不同的白冠雀族群,哪怕相隔几千米,也有可能出现不同的地方语。虽然在我们人类眼里,它们鸣叫并没有什么区别,不就是叽叽喳喳一大堆吗。实际上,来自不同地方的白冠雀互相交流时,却很有可能是这样。

“兄逮,妮刻起来狠岸生。”

“宁虽生妈,哦振妈厅不动。”

……

(一个是上海话,一个广东话,猜猜看是什么?)

它们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自身具有的两种学习方式。

一种是模仿学习。

就像这个名字,它说的就是动物观察其他个体的行为,以改善自己行为的学习方式。有一个很经典的成语,“沐猴而冠”。

猴子模仿人类带帽子,这就是模仿学习。

很多动物,常常是先观察别人怎么做,然后自己再怎么做。

不过,模仿学习一般主要生在同种动物之间。而群体动物,要比非群体动物更具有这个倾向。

另外一种是印记学习。

说的是幼小动物特有的一种学习能力。

在动物生命的早期,常常有一段时间对周围环境非常敏感。我们对此最后熟悉的一个事实,是刚出壳的小鸡,会跟着第一眼看到的物体走,甚至出现把人当父母的现象

事实上,这就是印记学习。

它对动物一生的影响非常大,因为在自然环境下,相应动物的双亲会在特定的育雏地点与子代生活在一起。通过印记高峰学习期,子代可以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学习记忆许多对它们来说最为重要的东西。

许多鸟类对于鸣叫的掌握,就和学习敏感期分不开关系。

如果不能在生命的前几周,听到自己族群的叫声,恐怕它一辈子就再也学不会了。而对它们繁殖求偶,甚至生存而言,鸣叫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狗狗也有这种现象。

在印记敏感高峰期的时候,只要和人类短期接触,足以让狗认为人类是它们社会的一员,而愿意长期相处以建立亲密的伙伴关系。我们常常听人说“这狗太大,养不熟了”,其实是有一些道理的。

除却这一些,印记学习甚至还深刻影响许多动物的求偶观。

在一些实验里,对人产生印记的鸟,育成熟后甚至常常对人求偶。有种叫班马雀的鸟,会凭借幼小时留下的印记,不仅会向人类的手求偶,甚至还试图和这只手交配……

所以,如果你在大街上遇到一只弓虽——女干你某一部位的鸟,千万不要意外,指不定是哪个动物实验室溜出来的。

模仿学习和印记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完全不同于其他的学习行为。

无论是条件反射二兄弟,还是习惯化、试错学习、潜在学习,乃至于相对高等的顿悟学习都和它们有所不同。

因为它们只是单一个体提高自己的方式。

而模仿学习和印记学习,却可以是一个族群提高自己的方式。

如果是虎、豹这种只有育雏行为的动物,它的优势并没凸显多少。但对群体动物而言,由这两种学习行为融合出的文化传承,却是一个新的起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