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是之前就选定的请佛住世日,周秀敏早早梳洗好了,整个人都喜气洋洋的。孟嘉山也挺高兴的,女儿和妻子相处愉快,正合了那句家和万事兴。
孟存汝也陪着去了梵音山寺,院外的荷花池蓄满了雨水,绿竹猗猗,被山风一吹,荷叶与竹叶的倒影交融在一起,满池都是碧色。
周秀敏与这边的法师相熟,一进山门就互道佛号问好,孟嘉山年少时会把紫罗兰和紫藤弄混,如今也一样搞不清各色菩萨、罗汉、明王的区别。
但他自有一套唬弄世事的智慧,不懂不要紧,跟着热情融入,让亲人觉得开心就好。
开光仪式在不信佛的孟家父女看来十分繁琐,两人眼看着法师唱诵炉香赞,再执巾拂去塑像心中垢尘,朱砂笔点开佛眼……
那法师唱道:“佛面犹如净满月,亦如千日放光明。”
娴静端庄的观音为梵音所谓绕,香烟袅袅,如雾如幻。
法师又唱:“圆光普照于十方,普渡一切诸有情。”
孟存汝不知这临水观月的菩萨是否将佛光照进了自己心里,只觉得那朱砂笔尖又轻又柔,沾染了晨光朝露,仿佛真将智慧赋予了一动不动的彩像。
梵音寺中有专门的客房,吃过斋饭,周秀敏去听法师讲佛,孟嘉山约了人喝茶,孟存汝便挑了间客房休息。
午睡后起身,她注意到屋外的一株百年老梅又发了些新绿,弯弯曲曲地伸到窗棂边。
孟存汝一面拢头发一面走到窗前,把半开的窗户开大,露出窗下整片花圃。一个穿着青灰色僧衣的年轻和尚正拿着扫帚经过花圃边,见她了,低头道了声佛号。
孟存汝学着他的样子回礼,见花圃边的鹅卵石大小几乎一样,长长地铺了一路,便询问:“师傅,这些鹅卵石有什么故事吗?”
年轻和尚解释:“这些都是我们法师亲自从南京背来的。”
孟存汝还要再问,对面的小窗也吱呀一声被推开,方轶楷那张精致漂亮的脸就这样突兀的出现在眼前。
孟存汝手一抖,撞得长满细碎绿叶的梅枝颤动不已。
年轻和尚合手又和方轶楷施礼,方轶楷显然是刚睡醒,一侧头发翘起,眼神倒是很清明,敷衍着答礼,然后问:“开光仪式结束了?”不等年轻和尚回答,看向对窗的孟存汝:“又见面了。”
他这句话说得没什么温度,脸上也没笑,但也不像是不高兴,似乎就是陈述这么件事情。
孟存汝那点闲适心情被这一下冲击得什么也不剩,干巴巴地点头:“是啊。”
年轻和尚忙着扫除去了,两人遥遥站了一站,孟存汝率先要关窗走人,方轶楷却突然出声:“Miriam。”
孟存汝回头看他,他的眼神直接而露骨:“你说过我可以这样叫你。”
再一次重逢,他们的交集少之又少,他指的“说过”当然是指四年前。那个夜晚对孟存汝来说不啻是场噩梦,他不提,她便一直装作失忆一样忽略。如今被他含含糊糊指出,孟存汝心底的隐藏的恐惧与羞耻再一次涌现。
纵然责任不是他一个人,她也是真正的受害者——一个施暴者用这样的语气挑衅一般唤她的名字,孟存汝直觉不能忍受,愤怒得手都有些发抖。
方轶楷冷静地看着她脸上血色褪尽,看着她有些躲闪的眼神中点点怒火燃起,心里的快意一阵强过一阵。
“别拿这种眼神看我,”他把窗户推开到极致,客房里的环境一览无余,“我坐了三年牢,爸爸也被高利贷逼得跳楼死了——刚出来时候,天天像老鼠一样东躲西藏。”
孟存汝沉默不答。
他干脆跳上窗台坐着:“你呢,你这几年过得怎么了?”他问得自然,似乎真是在问候,孟存汝却觉得每个字都恶毒刻薄到了极点。
我过得这样不好,你呢,你有没有不好过的时候?
她干巴巴地回了句“我过得很好”。
方轶楷扯了扯嘴角,垂在窗台边的腿轻轻踢动了一下,黄墙上留下一点清晰的印子:“我能过来坐坐吗?”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