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75年春,阿达城的守军仍未收到唐军要来进攻的消息,于是,负责政务的太守级飡<汉宣>下令:某某日城中百姓全部出城种麻,不得违令!
一年之计在于春嘛,现在正是耕种的时候,不能错过时节,种好麻,搞好生产,充实国力,为积蓄战争力量做一份贡献!看到耕种令的百姓们请相互转告一下,让所有人做好准备,到那一天全部出城下庄稼地去,别违令!汉宣的政务能力很强,耕种令很快就传到了每一个百姓的耳朵里。
可惜,他不知道,城中不止有新罗百姓,还有一个大唐的间谍潜伏于此,当然了,这个间谍也听到了这条命令,他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便即刻出城回去汇报这一情况。阿达城军民没有收到唐军出动的消息,不代表唐军没有出动。
此时,唐军先遣部队、行军副大总管李谨行的靺鞨部已经进抵到阿达城附近不远处,偃旗息鼓,隐藏起来了。耕种令规定的那一天到了。“至其日,百姓皆出城在田。”
发现城内新罗百姓全部出城下田耕种后、且城门洞开之时,李谨行部靺鞨兵趁着黎明前朦胧昏暗的晨曦出动了≧♀,!打枪的不要,悄悄地进城!史载:“靺鞨潜师猝入城”。
隐秘行进到城门时,趁守军不备,防守松懈,靺鞨兵一股脑儿冲进去,横冲直撞,大开杀戒。新罗守军面对这些突然出现的凶神恶煞般的唐军,目瞪口呆,“不知所为”!
城内顿时炸了锅一般一片混乱。素那到底不负雄豪之风。于混乱中迎敌而上,挺刀逆击!素那在砍杀之际。突然雷鸣般大喝一声:“尔等知新罗有沈那之子素那乎?固不畏死以图生,欲斗者何不来也?”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不怕死的素那奋勇拼杀,人来砍人,鬼来砍鬼,刀锋所过之处,无不血肉飞溅!
靺鞨兵再厉害也是凡体肉胎,面对这个死神般的新罗将军,纷纷后退,不敢向前逼近……素那此时的表现。像极了那一幕:三国时张飞在当阳桥头横枪立马大喝:吾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吾决一死战!不但像极了,简直就是同一个版本的中外版!
可惜,不同的是,那时候的魏军没有朝张飞放箭,而靺鞨兵却没有这个规定!近身搏斗?当我傻啊?要是打得过你还用你在这里嚣张?对付你,还是用箭安全!
于是,靺鞨兵远远地就用箭攻击素那,前面说过。素那也精通箭术,他不是个只有匹夫之勇的人,看到靺鞨兵使用远程的弓箭,他不傻。也带头用箭还击。双方你射过来,我射过去,乱军中能不能射中且不管了。先把阵势拉出来,史载“飞矢如蜂”!
从大清早约7时开始。直到傍晚约7时止,双方对射了近12个小时。12个小时的飞矢如蜂啊。素那就是铁打的。也架不住靺鞨兵这样的招呼。
史载:“飞矢如蜂,自辰至酉,素那身矢如猬,遂倒而死。”——《三国史记》卷四十七虽然战败,但是这一战素那的表现太精彩了,精彩到让靺鞨兵主帅李谨行的胜利反而暗淡了。
战争历来如此,无论胜负,总是有一方的表现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值得我们肃然起敬!素那,你不亏为一名真正的军人,对于你所献身的国家,你已经尽力了,你的表现足以留名青史!
对于你的结局,唯有叹息一声:生不逢时,生不逢国!胜败兵家事不期,血染沙场真英豪!公元675年,唐上元二年,唐军大举进攻新罗,首战新罗北部重镇阿达城,取胜,克之!金法敏,你等待的唐军终于来了,带着你的练兵成果来接受检验吧!
(一)刘仁轨老矣?攻克阿达城,阵毙新罗“飞将军”沈那之子素那,唐军取得进入新罗第一战的胜利,刘仁轨率主力部队与李谨行会师,并继续南进,兵锋直指临津江畔的七重城。
刘仁轨已垂垂老矣,而今,年寿74岁高龄的他却再次为了大唐亲自率军来到朝鲜半岛,来到这块让他博得至上功名的始发地,来到这块让他名垂千古的熟悉的老战场!
12年前(公元663年),在接到率军来百济平乱抗倭的调令时,刘仁轨曾经仰天长啸“天欲富贵此翁矣(此翁,即刘仁轨本人)!”
上天没有辜负他,同样,他也没有辜负上天!他以几乎全歼倭国水师主力的完胜一战为自己的仕途积累了雄厚的政治资本,也让倭国自此不敢觊觎中华大地长达900年!
10年前(公元665年),在百济呕心沥血进行战后重建工作长达两年的刘仁轨率新罗、百济、耽罗(位于今韩国济州岛的小国)、倭国四国国王风风光光地回到大唐参与泰山封禅大典,此后,能文能武的刘仁轨暂时离开了军事岗位,开始参预朝政,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内政。
8年前(公元667年),这一年,刘仁轨倒是没有做太大的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也没有升官或者贬官,之所以提一下这个时间,是因为这一年,灭国专家苏定方逝世了。
7年前(公元668年),刘仁轨回到军事岗位,率军入朝,协助李世勣讨平高句丽。
6年前(公元669年),自高句丽回国后,68岁高龄的刘仁轨因年老体衰,请求辞去一切职务,回乡养老。皇帝批准了他的辞呈。可上天偏偏不让他安享晚年,或许觉得刘仁轨因赢得中日第一战而获得的赏赐和荣誉还不够,将再次起用他!另外,那一年,大唐开国元老、英国公李世勣逝世!
5年前(公元670年),号称大唐第一名将的薛仁贵在大非川战败,几近全军覆没。大唐需要一位军事才能卓越的老将前去应付败局。于是。年逾古稀的刘仁轨被任命为陇州刺史,再次回到军事岗位!
……直到去年。本已经应该在家里抱孙子的刘仁轨又一次扛起帅旗,领兵讨伐新罗。前面介绍了那么多。只是想告诉大家,刘仁轨对于此时的大唐是不可或缺的。
那时能够镇得住场面并能节制诸将的开国元老们基本全部入土了,而刘仁轨智谋超群、德高望重,是为数不多的高宗朝晚期的宿将,让他作为大军主帅,能够有效避免大非川之战时诸将不和的状况。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