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律》规定:‘谋反大逆者,车裂,灭三族,同谋者一律斩首,家人贬为奴隶,追随者流放蜀地,终生遇赦不赦!’
《汉律》相对宽松一些:‘谋反大逆者斩,家中男子十六岁以上绞,十五岁以下男子,以及母女、妻妾、姊妹流放三千里,资财、田宅收入官府!’
曹丕登基称帝之后,也颁布了《大魏律法》,其中第一条就是:‘谋反大逆者剐,灭族,已自尽者鞭尸,已入土者掘坟,已火化者挫骨扬灰……’
由此可见,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对谋反深恶痛绝,称之为十恶之首,需以严刑峻法惩罚之!
故而臣民们畏惧峻法,谁也不敢轻易谋反,就算是真的谋反了,也要给自己找一个借口,什么‘诛奸佞,清君侧,勤王护驾’之类,失败了也好辩解一番,或可减轻惩罚!
不过有一种情况,就算是苏秦、张仪复生也无法为之辩解,那就是私造皇冠、龙袍、天子剑之类,物证确凿,铁案如山!
因此在古代,想要报复仇人的话,只要私造皇冠、龙袍放入其家中,再到官府举报一声,仇人全族就不会有活口了。
要是自己手艺不精,不会造皇冠、龙袍怎么办,没关系的,私造一些禁忌之物也可以,比如说玉如意、金门钉、龙纹瓦当、黄色内裤之类,也具有相同效果!
萧逸熟读史书(小说),看过很多类似情节,自然知道诬陷造反的厉害了,故而二十多年以来,一直谨守礼制上的事情,不给外人以口实,没想到还是栽跟头了。
其实用小脚趾也能猜到,这肯定是诸葛亮的诡计,试图挑拨曹、萧两家关系,让曹魏政权陷入内战之中,蜀汉才好从中渔利!
不止萧逸猜到了,只要有些政治经验的人,也都能推测出来!
问题是,这种事情解释无用,只会越描越黑,关中是萧氏的老巢,并由长子萧玄坐镇,如今出现了皇冠、龙袍、天子剑,说跟萧氏一点关系没有,恐怕难以取信于人吧?
就算百姓们相信了,文武百官也不会信的,就算文武百官相信了,曹丕打死也不会相信的,或者说他不愿意相信,因为萧氏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有无谋反之心,而在于确有谋反之力,这是谁都无法抹杀的事实,也是曹丕最为忌惮的地方!
“事情已经扩散开了,想隐瞒是不可能的,玄儿用金雕传信,比朝廷的驿站快上很多,但是最迟三天时间,这件事就会朝野皆知了!
就是说咱们必须在三天之内,想好应对之策,是辩解、是追查、还是采取非常手段,诸位有何高见吗?”
萧逸把急报传示众人,询问起了意见,这不是一人一姓之事,还关系到整个萧氏集团,甚至是天下苍生!
如果处置不当的话,很可能引发曹魏集团内乱,刀兵相向都是有可能的,不知多少人卷入其中,又要流多少鲜血、才能把战火浇灭呢!
贾诩、逢纪、郭奕传阅之后,也都意识到问题严重了,纷纷思考起了对策,而第一个发表意见的,却是平时说话最少的李儒!
“老夫本是当死之人,承蒙太师大人不弃,养于府中,相待甚厚,咨询以军国大事,大恩无以为报,唯有尽吐肺腑之言!
魏主猜测萧氏久矣,如今皇冠、龙袍之事一出,辩解已经毫无用处了,而自古以来,君疑臣,臣必死,若想不死,唯有弑君!
趁着消息尚未扩散开来,太师大人何不先下手为强,今夜就带兵冲进皇宫……,事后或立一曹家幼子为帝,或者自己取而代之!
如此最多背负些许骂名,却无人能奈何太师大人,所有麻烦也就迎刃而解了,否则这般无休无止的猜忌下去,就算躲过这一次,只怕也难逃下一次!
须知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若是因为儿女情长,而错过了大好机会,只怕将来毁之晚矣,期间若有不忍为之事,老夫愿代劳之,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李儒属于乱世之才,就是不善于治理,只善于破坏,玩阴谋诡计、搞宫廷政变的高手,还有一颗唯恐天下不乱之心!
不过这次献计献策,却是出于一番赤诚之心,萧氏待自己不错,自己就当以死相报,李儒甚至考虑过了,如果发动宫廷政变的话,自己不惜再做一次弑君之贼,以免脏了太师大人的手!
“刷!--呼!”
萧逸没说什么,躬身深深行了一礼,而后一手紧握剑柄,一只手抬到了半空中,距离鼻子只有一尺之遥,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了,陷入了天人交战之中!
很多人劝过萧逸造反,都被严词拒绝掉了,可是这次不一样,因为李儒说的在理,还说中了两处关键:
其一,躲的过这次,躲不过下次!
曹丕称帝以来,对萧氏的猜忌有增无减,背地里小动作不断,光是无愁侯府外面的暗哨,就增加了三倍之多,日夜监视一举一动!
还以赏赐奴婢为名,把奸细派进侯府之中,已知的就有十一人之多,虽然这些奸细都被控制起来了,可想起来还是很恶心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div>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