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有赏钱,半个脑袋又伸了出来:你们真要去找啊,那就上来吧,上面有路。宣上尉四下一看,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了,只好命令攀岩。一个士兵朝掌心吐了一口唾沫,搓了搓,抓住藤条使劲往下顿了一顿,看来挺牢靠的,便攀了上去,没费什么事就上了崖顶。
叶首志假扮樵夫,成功地欺骗了敌人。第一个顽军刚刚爬上崖顶,还未站稳,就被两个战士一把拽了过去,刚想张口叫喊,一人抓下他头上的帽子堵住了嘴,一把刺刀直指眉心。旁边一人低声命令:叫下面的人都上来。俘虏点点头,伸着脖子喊道:宣上尉,快点上来吧,这里有路。
就这样,第二个、第三个敌人也都顺利的当了俘虏。第四个是宣上尉,这小子有些狡猾,快要爬上崖顶的时候,没见先上去的弟兄们过来伸手拽他,如此慢待长官,心中便起了疑惑。到了崖顶,他伸头看去,只见三四个村民打扮的人正拿刀拿枪的对着他,宣上尉大惊:啊,你们是……
他一见势头不对,马上松手向下滑去。下面还有一个敌兵,立即拔出了驳壳枪。说时迟,那时快,守在崖边的叶首志抽出短刀向崖下掷去,正中敌兵右臂,驳壳枪掉落地上。接着,叶首志抓住一根藤条,飞快地滑了下去,几乎与宣上尉同时到达地面,趁宣上尉立足未稳,叶首志飞起一脚,将其踹到在地。李二林和两个战士紧跟着滑了下来,将宣上尉捆住,那个受伤的士兵没捆,还给他上药包扎。
叶首志在排兵布阵的时候。将50人分成了五个战斗小组,其中的三个小组沿着山路一字排开,相隔大约100米的距离,两个小组稍微靠后,随时支援前面的小组。
最北边的就是大刀连副连长夏玉林小组,是他们最先发现了敌人,看见敌人分成三股以后。就用布谷鸟的叫声及时发出了信号。然后,夏玉林带领战士跟上了北边的一股敌人,凭借对地形的熟悉,他们从四面慢慢围了上去。在一处山溪流过的坡地上,趁敌人放下枪支,饮水擦汗的时候,夏玉林他们涌了上去,兵不血刃,干脆利落地抓了俘虏。
位于中间的一组就没有这么顺利了。这一组是陈水根和冬妹子、孙来弟她们。陈水根是指挥员,包括冬妹子和孙来弟在内的所有战士都必须服从指挥。但问题是,叶首志早先就有规定,陈水根在战斗中不得与敌人照面,目的是便于侦察员深入敌后开展工作,保护侦察员的人身安全。按照这条规定。这次陈水根只能在“幕后”指挥,而冬妹子和孙来弟却走上了“前台”。
根据布谷鸟叫声的提醒,陈水根很快就发现了敌人。他命令战士们悄悄跟踪,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突然抓捕。开始都很正常,可是跟了一段距离后,孙来弟贴在冬妹子耳边说了几句话,使得冬妹子想起了胡乐镇的战斗情形,想起了牺牲在敌人炮火下的战友,想起了自己遭受的惊吓和屈辱,心中燃起了怒火。冬妹子一分神,脚底一用力。“啪”的一声踩断了一根枯枝。
顽军十分警觉,听到响声后猛地停下脚步,纷纷举枪上膛。向四处张望起来。陈水根知道已经暴露,便果断命令:堵住他们!冬妹子和孙来弟毫不含糊,指挥战士跑了上来,拦住顽军去路。冬妹子用枪口指着他们大喝:都不许动,把枪放下!
顽军先是一阵慌乱,仔细看去:哎哟,前面几个都是些娘们,心里鄙夷。便皮笑肉不笑地说:哎哎,别误会,我们是新四军,刚从江北过来。冬妹子已经知道了这些人的来历,冷笑道:江北来的?我看你们是从万福村来的吧。接着大喊一声:宣上尉出来!
冬妹子这声喊十分聪明,无论宣上尉在不在这些人里面,顽军都会有反应。果然,顽军四面乱瞅,个个惊愕不已:对方怎么知道自己的长官?是早已认识还是已经被俘了?长官现在何处?还冒充人家新四军呢,早就露馅啦!咱堂堂集团军卫士团的人,岂能被这些娘们吓住?
领头的吼了声:弟兄们动手!说着就往前扑倒,在扑倒的过程中拔出驳壳枪。因为身上还背了步枪还有弹袋,动作有些迟缓。藏身在大树后面的陈水根始终没有放松警惕,他见情况危急,抢先开火,“砰砰”两枪,将那个领头的打死。听到“幕后”指挥的枪响了,冬妹子等人也都迅速开枪射击。一阵对射之后,看看那边,五个顽军没一个喘气的。再看这边,四个人受伤,孙来弟左腿被顽军子弹击穿,流了一摊血。陈水根和冬妹子苦着脸,急忙将伤员抬往医疗队救治。
战斗结束后,叶首志、陈水根赶往葛顺乡。李二林和夏玉林带队,将宣上尉一帮俘虏从原路押送到华阳村附近,给他们吃了干粮,又给伤员重新换了药,然后全部释放。临走前,李二林无意中说“漏”了嘴:你们一出万福村,我们就得到了密报,你们的一举一动,在哪里拉屎撒尿,我们都清清楚楚 。宣上尉听了后,如坠冰窖。
从早晨开始,虎头岭指挥所就进入了临战状态。上午10点,林布新要通了葛顺乡电话,据杨少良报告,敌人一个营的兵力进攻葛顺,火力很猛,敌人第一次冲锋刚被打退,歼敌30余人,我军暂无伤亡。林布新十分清楚,葛顺当前敌强我弱,杨少良他们处境艰难,必须尽快增援。便命令报务室立即联系谢俊胜,询问他们到了哪里。
半小时后,卢舒云报告说,估计谢俊胜部队正在行军,电台联系不上。中午12点,杨少良电话报告:刚刚打退敌人第二次冲锋,消灭敌人50余人,我军受伤20余人,郑鸿鸣3人牺牲。另外敌军炮弹摧毁民房20余间,村民伤亡情况正在清点。
谢俊胜接到增援葛顺的命令后,安排吴捷生带领民兵看家,自己率全营5个连共600人紧急出动。毛栗峰距离葛顺只有50里,但却有两道大山挡在中间,不通道路,不通河流,只能徒步跋涉。战士们随身只带枪枝弹药和干粮,营部通讯班背着电台器材,无奈山高谷深,根本找不到路径。谢俊胜无法,只好轮流派人在前开辟道路,一路上披荆斩棘,走走停停,艰苦万分。短短的50里路竟用了10个小时,下午5点到达西津河东岸。对岸不远就是葛顺乡,枪炮声清晰可闻。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