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公公垂了眼眸,眼里含了泪,心道:皇上虽知太子寿命不长,也早已不抱希望,但此时此刻,一片慈父之心,还是想着逝去的仙童龙孙能庇佑太子。
“无量天尊,皇上,万事皆有因,顺天意。”
庆宣帝喉间一哽,无声地在心中叹了口气。
御膳房材料齐全,灶具更是应有尽有。如花也只不过费了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便做好了蛋挞、双皮奶和碧粳米香粥,还有香浓现磨的豆浆,听黄公公后来说,习墨桓也在宫里,如花又做了些香葱油饼、水煎包和够三人份吃的担担面。
从御膳房到勤政殿的这一路上,如花和提着用棉套子包裹着的食盒的太监宫女们走的很快,大冷天下着雪,御膳房离勤政殿有些距离,这些东西要是凉了,不说吃起来味道不好,就是因为是要给皇上吃的,他们也不能送了凉的去啊!
“万岁爷,颖惠乡君给您做的膳食送来了,您赏个脸就用些膳吧。”嘉公公见小太监来禀报说如花送来了御膳,忙又再次苦劝起庆宣帝来。
习墨桓也劝道:“皇上,龙体重要。”
庆宣帝自从见了明月道长,听明月道长说明太子府那个夭折的孩子是仙人回天庭了,此时已不复方才那么忧伤,嘉公公和习墨桓这么一劝,庆宣帝也真是觉得肚子有些饿了,便点了头。
嘉公公高兴地去请了如花进来,太监宫女把御膳摆上了桌。
如花先是向庆宣帝行了礼,又给习墨桓见了礼,接着,便就把目光望向了殿里那个明显是道士的老者。
“这位是明月道长。道长,这位是颖惠乡君。”习墨桓自动地为两人做了介绍。
如花仔细地打量着明月道长,明月道长是位鹤发童颜的须发苍白的老道士,身披灰白八卦道袍,头发白白的,可是脸上却是一个褶子都没有,给人一种保养的很好的感觉,看着还真像个老神仙的样子。
“久闻大名,贫道见过颖惠乡君。”
如花半蹲了下身子,行了个福礼,这种可以说是方外之人的和尚、道人,回个半礼是礼数,对方也不是向她行的大礼。
庆宣帝那边已就座,如花还没来得及和明月道长客气一番对她的“久闻大名”,便被嘉公公请去桌前,给庆宣帝介绍她做的几样膳食。
“桓儿也来,道长也一起来尝尝。”
如花微笑着看习墨桓和明月道长向皇上谢了座,余光看到明月道长一双眼睛紧紧地盯着蛋挞和双皮奶,如花轻挑了下眉头,心想:这位老道士还真是有眼光,知道这两样是“精品”。
“颖惠乡君也坐,不必介绍,待朕用过了,你再给朕说说。”
“是,臣女遵命。”如花也不想她站着,他们坐着,搞得自己跟个服务员一样的,方才在御膳房,她可是忙活了好半天了,又走了这么远的路,这会儿正想休息休息。
于是,如花从善如流地坐了下来,看着庆宣帝,只待他一动筷子,习墨桓也能吃面了,曾经,习墨桓对自己说过,他喜欢吃她做的这道担担面,觉得够味。
庆宣帝首先动的是双皮奶,入口即化,奶香浓郁。
嘉公公喜滋滋地看着庆宣帝将一碗双皮奶吃完了,一颗心总算是放了下来,万岁爷有了胃口,吃了东西,比他自己吃了山珍海味更叫他高兴。
习墨桓是第二个动筷子的人,他先是夹了一块切成三角形状的香葱油饼,乘着酥脆的劲先吃了一块,然后便将一碗一看就是如花为他做的担担面吃了个净光。
许是习墨桓吃的太香,对面坐着的明月道长从桌上的盘碗上将眼神移到了习墨桓脸上,一直看到习墨桓吃完了一碗面后,明月道长这才动了手。
如花也是在此时,才把目光放到明月道长身上,明月道长拿起了一个蛋挞来,右手拿着,左手盛在下面,咬下一口蛋挞,半闭着眼睛,似是在品着味道。
明月道长没有注意到,如花在看到他吃蛋挞的动作时,那一刻脸上是多么的吃惊。
又过了两天。
陈县那边莫琳传来消息,招人做的棉衣、棉鞋等活计都收齐了,如花亲自和志勤带着方管家过去了一趟,分类打包装车。除了这些防寒的衣物、鞋子、护膝、鞋垫之外,当天就由志勤亲自押着车送往了宁州府城。
至于从大吴村准备好的一百扇猪肉、七十头羊肉、五十头牛肉和鸡鸭兔子各一百只,按计划,也该出发送往宁州府城了。到时候两相一汇合,就可以交给习墨桓安排好的人,给西北大营送去。
当然,还有一部分比这个数量少一半的东西会送到新兵营去,这些物资里就有习墨桓从他开建的养殖厂屠宰的一些牛羊肉。随车的还有另外一个较为精致的包裹,里面是柳氏和如梅、如花母女三个给志学另外准备的东西,包括牛肉干、点心、炒货,还有棉衣裤、帽子、手套、护膝、鞋垫、羊皮靴等防寒之物。
志勤在将东西送到新兵营和志学见上一面之后,就带着护卫回来。只要不出意外,志勤最迟能在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一天赶回来,只不过就是赶不上陶威给杏儿下聘的日子了。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