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李兰似乎已调整好了情绪上的微澜,素日清居在云阳府静养,且放心怀于杏花疏影里,不觉春景将谢。故而长安城内明里暗里掀起的云诡波谲尚未席卷至他身上来,便是那首蹙金结绣的词赋,亦如同是卷入汹涌波涛中的一片枯叶般被迅速湮没了。
东宫太子与睿王素来政见不和,三省六部皆有势力于内盘根交错,彼此制衡,故而质子归国俨然已呈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令更多的王侯公卿牵扯了进来,在皇帝面前各抒己见,朝堂局势愈发风起云涌,免不了一番尔虞我诈,最后在荣国侯直言利害下,济济朝臣方幡然醒悟,开始想法设法地解夏云泥之难。
正值此际,云阳公主将剑器浑脱舞献于未央宫,登时令龙颜大悦,批下谕旨召南楚使团入宫觐见。当天地尚为之久底昂的剑影浑脱舞蹁跹而起时,便是夏云泥贵为当世无人可出其右的舞乐大家,也挑不出什么理来,只得恹恹地假以请罪。
最后太和殿议事只持续了三天便落下帷幕,质子虽可归国,但归程尚需再行朝议,两国使团暂居鸿胪寺以聆圣诏;数名御史连参礼部职责有疏,两侍郎免职,准予致仕,尚书赵审言虽是首责,因念其劳苦,罚禄五年,不再深究。当两侍郎颤着斑白的头发,将已戴了十余年的官帽抖抖地从头上摘下时,云阳公主仿佛看到了那只在背后轻轻拨弄的苍白的手,和那张总是神色淡淡,似乎永远也不会激动起来的清素的面庞。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而言,他们根本不知道在这件事里,居然还有一位不见经传的李兰的存在。
梅雨过后,草木清新之气被水气冲得弥满开来,令得天色明澈仿若一潭净水。城门刚刚打开没有多久,守门的右督卫兵卫们就见到一辆宝璎华盖的马车,在十余名骑士的护送下急驰而来。
就算不认得马车前云阳公主府的标牌,也知道来者不是一般人,故而为首的校尉赶紧招呼手下让开路,躬着腰恭恭敬敬地让这一行人大摇大摆地出了城。
出了城也没有走太远,一行人只沿着南下的官道走了约五里路,便在一处小婆上的凉亭旁停下,下了马车进入亭中。随从们在亭子里安置了酒茶,李兰便很清闲地在石凳上坐了,拿了卷书依亭栏慢慢翻看了起来。
大约半个时辰后,城门方向腾起一股烟尘,随侍再旁的中年人首先张望到,叫了一声“先生”。李兰掩卷起身,遥遥看了一下,因为距离尚远,模模糊糊只见一人一骑,正向这边奔来。
中年人的目力更好,当李兰还在定睛辨认来者是不是自己要等的人时,他已确认清楚了,低声道:“先生,是王启年。”
李兰嗯了一声,没说什么,但中年人已然会意,立即离开凉亭,来到官道旁。一人一骑越奔越近,眉目已渐清晰,注意到中年人举臂招手后,立时勒缰停了下来,顺着他的视线望向旁边的小山坡。
半坡凉亭上,李兰凭栏而立,山风满袖,虽然因为稍远而看不清他面上的细微表情,但那个姿势却清楚地表明,他是专门在此等候王启年的。
其实在随着中年人的指引抬头之前,王启年就已经明白自己会看到谁,当下朗声一笑,下了马,大踏步迈向凉亭,神态和步伐极为平稳。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