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选择遗忘,只不过因为不愿意想起而已。
然而那一时间,所有人都已经慌乱成一团。
无论是身为东道主的侯家夫人小姐,还是前来赏花的各家贵女,都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特别是她们听说林黛玉体弱多病以后,心中越发担忧。时下无论做什么事,都讲究一个好意头。若是林黛玉果真在宴席上出什么事情,她们也会觉得整个人蒙上了一层阴影。
“她是急怒攻心,一下子气晕过去了。”宴席之上,炙手可热的御前红人姚静自然而然地成为黛玉的主治医师。
众人七手八脚,将黛玉抬进花园一旁的小阁楼。姚静凝神静气,闭着眼睛开始为黛玉诊脉。她起初是颇为慌乱,对宝钗颇为气愤的,然而,她为黛玉诊脉之后,心中却开始有些异样的感觉。她觉得怪异无比,神色古怪地向着宝钗看了一眼。
“你真是厉害,我只听说过有人能将林妹妹气哭,把她直接气晕过去的,你是第一个。”姚静啧啧说道。不知道为什么,她从前那么疼爱怜惜黛玉,如今却对黛玉是否能安然醒来漠不关心。
但是这也是宝钗的幸运。以从前姚静对宝钗的观感以及对黛玉的怜惜,出了这种事情,宝钗毫无疑问会被黑到死。哪怕她想为黛玉做什么,或者想安安静静守在黛玉身边等她醒来,只怕都会被打上不怀好意、伺机谋财害命的嫌疑烙印,被姚静赶得要多远有多远吧。
“病人需要静养。”姚静大声宣布道,将所有人赶出阁楼,却把宝钗留在了那里。
“你就待在这里,好生照顾她,将功赎罪吧。”姚静半是怜悯半是幸灾乐祸地说道,“明知道她会在重阳被赐婚,你还在诗里盼望重阳节。你是有多怕她赖上你,不肯嫁人?别说是林妹妹那样的水晶人,便是我,恐怕也要被你气得七窍生烟了。”
宝钗是真的没想到这一层。那是她上辈子写就的菊花诗,胡乱拿来凑数而已,谁料到会偏偏同黛玉被赐婚之事暗合?但是她对姚静没有解释一句话,她根本没心情解释。她的心里充满了自责。
孙穆轻轻拉了姚静一下,两人一起出去了。房间里寂静一片,宝钗守在床前,望着黛玉的模样。黛玉双目紧闭,鼻息平缓,眉头之间却轻轻蹙着,仿佛有什么愁绪化解不开的时候。
宝钗突然间就想起了前世里第一次见到黛玉。事先王夫人就同薛姨妈微微透过意思,说贾府里住着宝玉姑母家的女儿,整个人纤弱又娇气,说不得碰不得,让人看了就烦躁。王夫人又说极喜欢宝钗这样的孩子,看着稳重,让人放心。
然后宝钗就见到了黛玉。不过初冬的天气,宝钗只穿着夹袄,黛玉却已经将自己整个裹在了鹤氅里,手里还捧着手炉。
仙鹤给人的形象是清冷孤高的,黛玉也是如此,静静地转头过来看宝钗,目光冰冷地一瞥,疲倦中带着防备,疏离中又带着探究。
然而宝钗注意到,黛玉小小年纪,眉头却是微微蹙起的,让人不禁怜惜,想替她把眉头抚平,又忍不住想知道,她究竟有什么烦心的事情,竟然会如此忧郁。
后来宝钗渐渐知道了黛玉忧郁的原因。因为宝玉和黛玉吵架时候,总威胁说要摔了那块玉;因为花儿谢了鸟儿飞走了;因为贾府里的奴仆私下里说了什么不那么尊重她的话了;因为贾母在她面前夸奖别人了……
然而黛玉却又是活泼的。她会在王夫人筹谋金玉良缘的时候,恰到好处地用言语回击;她会跟小丫头们开无伤大雅的俏皮玩笑;她会对一切新生事物充满了好奇,拥有探究的欲.望……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宝钗明明知道,王夫人和自家母亲薛姨妈正在筹谋金玉良缘,甚至她自己也不是那么排斥嫁给宝玉。这样的话,宝钗和黛玉是毫无疑问的情敌。然而她总是情不自禁地留意和关注黛玉,她想知道黛玉在忙些什么,想些什么,她甚至改变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例如说,对才华和诗文的看法。
曾经,宝钗是一个坚定的务实主义者,因此尽管她内心颇为热爱诗文,那些书卷里的锦绣华章,却固执地将这种喜爱藏起来。就连元春省亲之时,诸姐妹都要做一首应制诗,宝钗的第一反应不是趁机大展才华,而是守拙,不出错。所以宝钗不会替宝玉捉刀,做什么《杏帘在望》,却会好心地提醒他,元春娘娘不喜欢红香绿玉,教他改成绿蜡。
但是因为黛玉,宝钗终于慢慢改变了。香菱一直对诗文有一种谜之喜爱,但是宝钗觉得香菱学那东西对香菱自身没有好处,所以没有教过她。但在她会指点香菱去求黛玉。接连三首吟月诗,香菱的诗歌造诣飞速提高着,同时她也成为宝钗和黛玉思维碰撞的桥梁。
宝钗渐渐地开始看重诗社里的排名,她近似幼稚地用这种方式吸引着黛玉的关注。她开始苦心孤诣,从立意下手,翻做海棠诗和柳絮词,将同样苦心孤诣、以魁首为目标的黛玉盖过。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