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道:“李敢若守潼关,无论多少敌人,至少可以保证三天之内,关城不陷落。有三天的功夫,我秦军就可以直扑子义,大将军可以放心。况且子义的威望已经低落,秦军士兵不会认他为主帅。就算他要背叛,也只能依靠那些新招来的兵。而这些士兵,岂是我秦军对手。”
白起连连点头,但是心头的忧虑始终挥之不去。
第二天,白起便带着几个秦军士兵,赶回眉县。在他不在的这些日子里,雷生与王豹一直紧守县城,保证了三县的安宁,功劳不小。
隔了几天,有斥候报进西安秦王面前,说洪承畴与卢象升等部官军,已经赶往荥阳集结,要在那里与农民军决战。
荥阳在河南东北部,离着陕西比较远,因此秦王觉得,攻占潼关与华阴的机会来了。
于是他立刻召集众人,准备出兵。
王翦率五千人马,坐镇西安,以防不测,子义与李敢率领一万秦军,骑兵三千,准备进攻。
秦王吩咐二人,要攻打的话,不能先打华阴,因为华阴一旦失守,潼关会有准备,而华阴败退出来的官军,肯定会进入潼关,到时候潼关的守军力量就会增强。
因此秦王命令先打潼关。
只要打破潼关,那么败退的官军一定出潼关向东跑,不会跑进华阴去,而占领了潼关,也会使华阴的官军觉得自己已是网中之鱼,这种恐惧会让他们军心涣散,士气低落。
子义与李敢连连点头,接令在手,便准备出发。
姬梦蝶也想跟着去,但秦王没准。因为这两仗不算困难,而且打下来之后,也不可能让她一个女孩子去镇守。姬梦蝶只好按下性子,留在城中。
子义与李敢二人私交还是不错的,虽然李敢明白了白起被陷害的事,但那些事都是范雎主使的,子义只不过是听他的令,因此李敢并不怪罪子义,对他还是非常客气。
以前子义的官职在李敢之上,现在变成了李敢的副手,子义语气十分谦恭,令李敢有点不适应。
他自然不知道,子义的心中正酝酿着一个很大的计划。秦王将他派出来,正合他的心意,这也是他一直在等待的机会。
子义知道,这种机会很快就会来的,因为秦军中战将不多,像他这样有经验,有能力的就更少了。秦军只要想发展,就必须打下更多的地盘,而地盘一多,需要的守将就多,他也就该出头了。
只要自己有了一块地方,一座县城,之后的事,就好办了,比在秦王身边,处处小心要方便得多。
子义陪着笑脸,与李敢带兵出了西安,直奔潼关。按斥候的回报,潼关的守兵不足两千,洪承畴从高迎祥手中夺下来之后,留了些人马守着,因为自己要急追高迎祥,因此顾不上加固潼关的防卫力量。
李敢出城之后,吩咐步兵在后面走着,自己带了三千骑兵,星夜兼程,马不停蹄地直扑潼关。他要给官军来一个迅雷不及掩耳,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夺下关城。
自从李敢跟着秦王活过来之后,初始时他对于明军根本不放在眼里,认为天下最强的军队,莫过于秦军。那么强悍的赵国军队,来去如风的匈奴骑兵,都被秦军或全歼,或击溃,两千年后的明军,难道比他们还厉害?
但是自从秦军离开华阴被官军偷袭,以致大败之后,李敢对于明军的战斗力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他发现要论单兵作战能力,秦军远胜于明军,但是一到集团作战,秦军竟然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这也难怪,过了两千年,当时的车步作战,早已被骑兵为主的战法取代,眼下的情形是,得骑兵者得天下。因此李敢一有时间,就开始钻研骑兵战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近两年的历练之中,李敢对于骑兵有了深刻的了解,他使用骑兵也越来越得心应手,连本来就是骑兵将领的涉怀,也自愧不如。
这一次攻击潼关,李敢就要充分发挥骑兵快速突击的特点,在官军还没有准备的时候,突然发起进攻。
三千秦骑兵全副武装,杀气腾腾地扑向潼关。
此时的潼关,只有洪承畴留下的一员偏将镇守。这员偏将也大意了,认为农民军主力已经进入河南,陕西只有秦军,而且离得也远,中间还隔着华阴。如果秦军前来攻击,必定先攻华阴。不可能不攻击华阴,绕道来打潼关,因为那样的话,很容易被他与华阴的守军前后夹攻。因此他很放心,守卫也松懈得多。
李敢带着骑兵,绕过华阴,狂奔了两日一夜,终于在第二天的夜里,来到了潼关城下。
远远看去,潼关关城上灯光寥寥,昏昏暗暗,几个士兵无精打采地靠在城垛口上打着瞌睡,并不见军官的人影,也许已经在城头上睡了。
李敢看了看身后的秦军,一个个也都汗透重衣,累得吁吁直喘。他估算一下时间,现在还没到子时,不着急攻击。于是他命令所有人马就地休息。
这些秦军在两天一夜当中,只是啃了几口干粮,喝了几口水而已,此时听了将令,立时掏出怀里的干粮大嚼起来。他们知道,不一会儿,就要攻城了。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