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六八九章 目标:宝瓶座

2021-08-29 作者: 试剑天涯

帝国历94年,注定是喧嚣的一年,人们在这个大时代里,第一次感受到了科技的创新和人类征程的紧张。

风辰集团、宝剑集团、妖怪冒险团等多家集团公司,全体决定拿出8成的力量来建设一艘属于自己的宇宙飞船,并且将目标锁定在二十光年之外的格力泽。同时,多家集团公司决定,格力泽将成立一种类似于传说中的商会管理的体系之国家制度,该帝国直接命名为商盟,国旗竟然是握在一起的两只手!

商盟代表人风辰表示:商盟将以经商为要务,让公民富裕作为第一目标。

因为如此奇葩的定位,竟然让不少商人、还有一些有商业思想和眼光的人,第一时间选择了商盟,当真是云者响应,短短几天时间,报名者数量就高达一亿人口!只不过现在商盟的宇宙飞船“新战争号”还处于设计当中,具体的承载人数等数据等等并不能确定——但提前报名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啦。

设计宇宙飞船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庞大的工程。$ ()其建设时间要按照十年以上计算,因此在建设的时候,就必须充分的考虑到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当前技术的现状。以此来考虑,如何建造单位价格最低的飞船。

不过因为妖怪冒险团从帝国那里得到了一个相当于文明号第一代宇宙飞船的价值,因此就算是现在开始什么事情都不做,也可以得到商盟30%的股份。直接成为商盟中,最重要的组织之一,甚至将掌握商盟中30%的军事力量——当然,妖怪冒险团不可能真的等死,还是有动作的。

不过别的集团更不是毫无作为,尤其是宝剑集团和风辰集团,掌握着庞大的力量,可以为宇宙飞船的建设支出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搬往飞船中的一整套工业化基础,仅仅这两个集团就可以凑出50%——整个人类科技体系50%的技术。这是非常可怕的。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庞大的集团本身,就有征服地球的能力,绝非空谈!

仅仅一个商盟就够让人惊讶了,而现在却不止这个。帝国更是决定尽快出使宝瓶座。拯救那里“可爱的”精灵;而且是在超远距离通信技术还没有开发出来之前。就要进行远征——这意味着,太多的亲属又要面对几十年才能通信一次的状况。这让那些有亲人远征的公民们有些不满——至少这样子看去,帝国食言了。在下一艘宇宙飞船出发前,并没有完成超远距离通信技术的研究。

帝国公民的觉悟很高,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报名的。但是觉悟不能割断亲情!几十年通信一次,没有任何人愿意承受这个痛苦。公民们有不满的声音也就是理所当然的。

还好的是,还是帝国公民的觉悟终究让帝国放心了,尤其是这一次帝国是宣传和平与文明的,从这方面倒是得到了大量公民的支持。

只是就算是公民们理解,帝国的压力也不小。精灵族那边从信号发出到现在,足足有12年的时间了,天知道那些精灵们还有没有幸存下来!更别说,从地球出发到宝瓶座,同样需要20多年的时间!前后加起来至少有35年时间!35年,足以改变太多!35年,足以让一个短寿的帝国经历荣衰!

还有就是,帝国现在正在为已经更名为希望号的宇宙飞船更换零部件——这需要一点时间。随着龙之翼发动机的研发完成,帝国更是决定将希望号飞船所有的发动机更换后,才会启程。

这不是说拍脑袋的事情,而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更换发动机看似浪费了时间,但是新的龙之翼发动机功率强大,加上磁发动机的特点,其推力输出高达200%!在太阳系内单机推力几乎是龙胆二号的三倍,如此强大的推力,足以让飞船更快的达到既定速度、甚至可以增加速度!同样,减速的时候也可以用更短的时间!

飞船的速度并不是随便设定的,尤其要考虑到减速的过程。要是连续加速,就算是能源足够,飞船速度可以持续上升;但是因为发动机整体功率不足,等到接近恒星系需要减速的时候,那减速就是大麻烦——一不小心,就会冲出去,重新进入广袤的系外太空环境;而以宇宙飞船的速度和质量,想要掉头,几乎是傻人说梦,拐个弯的半径估计要达到几个光年以上,时间上更需要五六年年甚至十几年时间!这样的代价,没有人愿意承担。

因此,发动机强大一点,飞船的最终前进速度才可以相应的提高一些。

根据计算,更换发动机后,飞船的整体性能可以直接提升20%!之所以是20%不是更多,要考虑到飞船的能量储蓄、结构承受能力等等。

“快快!速度再快一些!每比预定时间提前一天,就奖励一千元!”陈庆大声的呼和着。

作为陈锋的孙子,陈庆身上同样被寄予了太多的厚望,人们渴望再次出来一个伟大的技师/工程师,可以让人类的科技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整合——科技并不是爆发式的发展就行了,科技最终还是要讲究应用的,而这就是工程师和技工的责任。

陈锋算是当年的集大成者,儿子一辈却只能生活在祖辈的阴影中。但是等到了孙子陈庆的这个时代,刚好赶上了人类整合出宇宙信息论,进一步引爆科技爆发。但是太多的科技爆发,对帝国提出了新的要求——将这些科学技术尽快的转化为生产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面上光辉灿烂的理论。

这上面,就是工程师和技工等的专长。科学家坐在一旁指点就足够了。甚至很多的科学家制定的生产计划等,在实际生产中不得不更改——因为,科学家往往没有考虑到成本、易用、与当前主流技术的切合等;这就需要工程师做出调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