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这个原理就是假设当前跟目标的距离已经知道,再假设跟目标的距离变化和方向也由敌我两舰航向航速求得,再假设这个距离变动率在计算过程中是不变的,这样只要把任何一刻的距离变化值加上由观测所得的当前距离初始值,就可以求出那个时刻的射程,这种计算方式可以使得射程在解算过程中不断的更新,而且还可以预测弹丸在飞行过程中的变化。
这样最基本的射程计算仪就可以由观测所得的当前距离值,判定的距离变化率,将距离变化率乘上累计时间,就可以生成当前的距离值,当然射程计算仪内要连接一个时钟以加上时间因素。
同样也可以用在方位上,观测所得的相对方位值就是计算的起点,方位变动率(方位变化的程度)乘上累计时间,最后求出的增加值就可以用来修正方位起始值。
这种最简单的机械射程计算仪就可以达成,计算距离变动率,计算方位变动率,以及生成当前距离的三项功能。
火控中最重要的计算装置,这个装置要计算敌我相对运动的快速变化,这里面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从最初获得测量数据到根据这个数据进行计算并且将数据传递给火炮,火炮根据指令开火的这一段时间。第二部分就是弹丸飞行时间。
在这两个时间段内两个相对运动的战舰带来的影响,如果不进行预估并且计算的话根本无法打中目标。
一但采用射程计算仪后,后期的发展自然就添加了调整风力、弹道和标准初速变化的添加机构,当然对空目标还有添加三维计算,以对空射程计算仪生成射击仰角。
甲板的摇摆修正,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解决影响射击准确性的舰船横摇纵摆问题才问世,这个在海军火控解算上采用的第二个重要发明来自孩子们玩的陀螺。
舰船上最早使用的陀螺设备是陀螺罗盘,它可以不受磁场的影响永远指向真北,陀螺罗盘对火控很重要,因为它可以建立一套以真北为基准的坐标系统来判定敌我运动与地球之间的相关位置。
在船上安装一具陀螺仪,它的转轴保持在直立状态,如此一来便可以对应水平面建立一个参考面,测量舰船相对于这个参考面的位置后,就可以把它作为持续变动的数据输入计算机。
好了这样构成一个中央火控瞄准系统的要素就全了,通过观测将目标的的距离和方位,以及目标的航向航速,还有从垂直稳定仪采集的本舰横向水平、纵向水平,以及通过陀螺罗盘获得的本舰航向,测程仪的本舰航速等这些数据输入到射程计算仪中进行计算,然后将获得的数据传输给火炮的操作员来进行火炮的回旋和俯仰来准确的攻击目标。
当然这当中还有用于传输命令的通讯系统,早先是从指挥塔延伸到各舱室的橡皮传话管,后来被金属管代替,但这些都不太理想,第一个可靠的系统是电话,清晰而且容易配置。
除了人声指令系统之外,火炮体系还在各部门之间使用大量的机械和电气通讯设备,这些设备包括机械转轴、响铃、灯光信号,以及同步传递火炮指令和表示角度的系统。
老式的战舰射击是每一门炮都是各打各的,每一个炮班都有自己的瞄准装置,从获得开火命令到受命停止射击,这中间都是自由射击。当火控和通讯改善之后,顺理成章的就由单一的火控官来统一指挥炮塔作业,从挑高的位置火控室可以研判或测距,可以下达瞄准设定直到火炮开火时间,更是可以通过弹着点来进行修正。
但是火控室又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各炮一哄而上的方式使得它无法仔细修正弹着点,后来就给各炮位装上下达开火指令的响铃,但是听到响铃后各炮仍然是此起彼伏,最后火控室耍无赖,一狠心就把所有火炮的发射线路串联起来,按下总按钮,所有火炮才能发射。
后来火控室实在是懒得下达口头命令来送出各种数据了,一个叫做指挥仪的新仪器被装了上去,一开始这东西扮演的就是“领头炮”的角色,上面装着两具瞄准镜,一个管提前角,一个管瞄准目标,这两具瞄准镜的动作以仪表数据的方式用电传输到各炮位,各炮位按照仪表读数复制瞄准镜的动作,再后来就交给自动控制设备去完成了。再往后就是现代配备雷达和电子计算机的中央火控系统了,二战结束前基本都那样,后来也就是在战争中改进了一下,但是不多。在家不知道怎么传不上去了,只好早到店面上传了。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