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淳今日按照惯例前往大都督府点卯,然后再过些时日,他便要返回蜀州前军,这比他原本既定的日子要早了许多,毕竟如今不比往常的太平时日,江南和西北战事一起,孙少堂的蜀军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出蜀驰援其他两地的友军,他这个蜀州前军的将领,也不好再躲在帝都,以免被人扣上一个“怯战畏敌”的罪名。再者说了,江河日下的闵家想要靠他翻身,他必须要捞取实打实的军功,就算没有其他的原因,就算他此时并无蜀州前军的差事,他也要去大都督那边“跪求”一个官身去沙场杀敌。
功勋从来都在马上得,封妻荫子在此一举。
至于大齐会不会输?会不会亡?闵淳从来都没想过,他从不觉得巍巍大齐会输,更不会觉得大齐会因此而亡国,哪怕如今的新君远不如当年先帝,可还有满朝文武,有韩阁老和大都督,大齐朝的天,塌不下来。
时至今日,闵淳仍旧以为江南是重中之重,只要江南不失,那么天下就万无一失。如今大齐看似是危机四伏,其实不然,西北有草原大军来势汹汹,可西北也有中都和西北左军,中都是乃百战之地,经过历朝历代改建扩建,论起繁华,可能无法与帝都和江都相比,但若是论起易守难攻,说它是天下第一雄城也不为过,只要西北军能坚守中都,草原大军注定难以做到倾力南下,因为只要中都一日不曾陷落,就一日是草原大军的眼中钉喉中刺,若是草原大军绕过中都南下,就算他们侥幸一路攻至帝都城下,也势必成为一支孤军,很容易被中都城中的西北大军截断退路,有来无回。
至于东北,先不说北地一线的山海城,退一步来说,假设东北大军不惜伤筋动骨攻陷了山海城,能够攻入直隶州境内,那也不算什么,因为接下来他们就要面对固若金汤的帝都城,正所谓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一旦东北大军兵临帝都城下,各地勤王之师必然会应声而动,如今距离逐鹿十年还不到一甲子的时间,天下军伍仍旧保持着相当不俗的战力,有强弱之分,却没有软柿子之说,无论是草原骑军还是东北大军,都不可能有“满万不可敌”之说,所以东北大军一旦陷入到此等境地,就只有退兵一途。
不过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朝廷不能自乱阵脚,这里不仅仅是指皇帝陛下和庙堂诸公如何,更多还是在于钱粮二字,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凭帝王将相,神仙佛陀,也不能凭空变出百万人所用钱粮,因为天下赋税足有三分之二出自江南,所以江南万万不能乱,也正因为如此,魏王萧瑾才会选择进逼江州,而非距离帝都更近的齐州。
只要能够保住江南,不妨再退一步,没能守住中都,也没能守住帝都,那又如何?大不了整个江北都让给你们,衣冠南渡,以大江为一线,划江而治。
虽说位居江南是偏安,当年大楚就是如此,但是以江南之富庶,未必没有一战之力,以江南后军和蜀州前军为核心班底,再次笼络起百万大军绝非虚言。别忘了,当年大郑的太祖皇帝正是在江都发家,一路北伐,驱逐后建,这才有了大郑的二百余年家天下。
平心而论,大郑驱除鞑虏,光复中原,得国之正,远甚于大齐。
话又说回来,若是江南丢了,那么形势就要彻底逆转,不过闵淳也未曾太过忧心,魏国长于水军,可是水军没法攻城略地,说到底还是要在陆地上一决高下,若是魏王真有那个本事,能够将江南纳入囊中,那么闵淳自认输得心服口服,他也不过就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一死报国而已。
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心事,闵淳不紧不慢地走向大都督府,猛然间一声轰然雷鸣打断了他的思绪,他停下脚步,抬头往上空望去,天幕一片漆黑如夜幕,继而有豆大的雨点从空而落,雨滴落在他的脸上,冰冷一片。
然后他就看到皇城之中的骇人景象,先是乌云密布,然后是电闪雷鸣,最后则是那尊傲立于天地之间的巨大金身,任凭雷霆任何轰鸣,始终巍然不动。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