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杨人杰一家的晚饭选在了虹口区的德兴馆。 这是一家做纯正海帮菜的老字号,在上海非常有名,经营了也有数十载了。
糟钵头肥而不腻,青鱼秃肺肉嫩味美。荣梓义放下筷子,感叹道:“真的很久没有吃到这么正宗的上海菜了。隔了十多年,我都险些忘记这种味道了。”
杨雨诗夹起一块东坡肉放在面前的碟子里。那肉煨得功夫到了,颤颤巍巍几乎要化掉一般。杨雨诗用筷子将肉皮从上面小心的分离出来,放在嘴里尝了尝,也很满意,笑道:“他们家的菜是做得不错。再说恐怕也是表哥吃腻了西餐牛排,所以怀念起家乡菜了。”
德兴馆因着做了很多洋人的生意,便不象一般的中式餐厅那样用屏风隔出一个个空间,而是引进了许多西式的装潢设计和服务风格。大厅里非常开阔,只是桌与桌之间距离相隔较远。每一个桌子上方都有一顶单独的吊灯,黄色的灯光照亮着这一小片空间。餐厅请了乐师在拉小提琴,舒缓的乐曲若有若无的传来。服务生也都是些打着领结的年轻人。
今天备的酒,原本是搭配上海菜的陈年花雕。温得热热的花雕,加了切成细丝的姜和上等枸杞,放在青花小瓷壶里,摆了一排。但荣梓义知道杨人杰爱好的是高度数的白酒,杨雨诗则不太喜欢花雕的甜味,于是便又多叫了山西汾酒和法国干红。
不只是对酒,杨人杰也很满意菜的味道,点头对荣梓义道:“你母亲以前也很喜欢这家店。她还总说,自己就是在这种浓油赤酱的滋味中煨熟了的上海人。”
“母亲这辈子几乎没离开过上海。”荣梓义回忆道:“记得我曾经问她,你总在一个地方呆着腻不腻啊。她摇摇头说,怎么会腻呢?这里有奔腾的黄浦江,秋天的梧桐树,热闹的跑马场,还有欢腾的百乐门。每天都有新戏、新电影轮番上映,每天都有那么多的外国人和外乡人往这里聚集。街角处早点有生煎包和小馄饨,西菜馆晚餐有罗宋汤和葡国鸡。高楼,弄堂,石库门,霓虹灯,往哪里看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荣梓义有些伤感:“上海对她来说,就是她的整个世界!不过,她却对我说,你是男孩子,还是要多去外面闯闯。我说如果我出去了,觉得外面好不回来了怎么办。她就笑着指着我这里。”荣梓义指指自己的心脏:“说,故乡有一根线,不管你飞得再高再远,这根线也系着你,扯着你,会把你拉回来。而且,你走的地方越多,就越会想念这里,越觉得出这里的好。”
梓忠静静的给他倒上一杯酒。梓义笑笑,举起杯子一饮而尽。他把玩着手里的酒杯,感慨道:“如果母亲知道,她曾经这么热爱的地方现在已经被战争毁了大半,不知会作何感想。有时候我很庆幸,幸亏她已经看不到这一切。她没有看到她所热爱的黄浦江,每天都要浮起几具尸体,而她喜欢的那些梧桐树,也都已经在战火中被炸得连根拔起。”荣梓义的眼镜后面,似乎隐隐有水光泛起。只是由于灯光由上至下的照着,在镜片的反光下就不是那么明显。
“表哥。”杨雨诗有些担忧的道。
荣梓义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我可能有点喝多了,搅扰了大家的雅兴。”他起身道:“我去趟洗手间。”
四个人都面带忧色的看着脚步略有些虚浮的荣梓义。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