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九百五十九章 称霸暑期档

2021-08-31 作者: 向晚非雪

第九百五十九章 称霸暑期档

原版的《泰囧》上映之后,大获成功,一举刷新了国产电影的票房纪录,尽管也有一些质疑声,说什么没有逻辑之类的,但是那些个蝲蝲蛄叫唤丝毫没能影响到这部电影在票房成绩上一路飘红。

在宋铮看来,《泰囧》的成功,完全就是一次策划,宣发的典型成功案例,天时,地利,人和基本上都占全了,要是还不成功,那就真的没天理了。

《泰囧》的票房神话,让徐争彻底完成了从演员到导演的成功转型,王保强也从一个本色派演员一跃成为演技派,演技突飞猛进,淳朴但不做作,黄博的加盟,更是给影片增色不少。

当然,也有人说,《泰囧》故事老套,沿袭了第一部《人在囧途》的人物设置,缺少心意,还是一个苦逼的成功事业男,搭配一个逗比的草根。

逗比在苦逼的囧途中不停的制造各种麻烦,两个人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轨迹,却成为了这段旅途中不可分割的组合。

可就是这种标配的组合,往往能够创造巨大的笑点,而且,这一次,徐争还把故事直接搬到了泰国。

这个有着浓厚民俗特色的东南亚国度本身充满了传奇色彩,佛教信仰、泰拳、大象、雨林,以及充满热情的泼水节,都拥有着超凡的吸引力,把这些因素组合起来,本身就可以给这个故事,这段旅途增加更多传奇色彩。

另外,故事中还加入了很多黑色幽默,曼谷堵车时,出租车司机对眼睛交通拥堵的调侃、电梯美女,以及王宝拍照时剪刀手的招牌动作,徐争把国人旅行时的特点,都融入到了这部电影当中。

很多人都说,《泰囧》的成功,运气的因素占大头,宋铮并不否认这一点,当初宁皓的《疯狂的石头》能一举成名,即使是借用了很多国外影片的桥段和叙事风格,但故事的亮点颇多,加上改编融合了中国特色的地域文化,一下子抢足了眼球。

《泰囧》从叙事风格上来说,略显生硬了些,笑点基本集中在王保强身上,这个逗比从一个憨厚的老实孩子,变成了一个十足的笑星,他演的很卖力,徐争真的应该好好感谢他。

相比俩人合作的第一部影片《人在囧途》来说,《泰囧》中的笑点是靠“制造”出来的,前者的笑点更加自然一些。

就像周星池的电影,早期是靠的是个人魅力,后期则是星爷在卖力搞笑,不过能笑一笑总是好的。

可偏偏就有一些自诩文艺的大哥们不太看得上喜剧片,觉得这既不高雅,也没深度,没有什么大恨大恶大悲苦。

这类闲的蛋疼的人,显然是不经常去电影院的,他们没看到过了,观众因为一部电影当中的某个笑点笑场频频的场面,所以才会说出这样的屁话。

这类人要么就是单纯卖嘴,要么就是从来没有真正的执导过一部成功的电影,所以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在中国本土的电影市场中,喜剧恐怕是一个最容易在口碑和票房双成功的影片类型。

当然《泰囧》的成功不是因为简单的喜剧类别,稍微懂行的都知道,教科书对喜剧的分类细多了,简单说,有闹腾的,有讽刺的,有通篇为喜而喜的,也有在情节电影中夹杂喜剧元素的。

而《泰囧》算是一个以剧情为框架,喜剧元素大都是因为情节或者性格而生,并不矫揉造作,但是同时又保证了戏剧场面的精彩,以及笑点的密集,这种整体的状态设定,才是影片本身好看的基础。

喜从故事来,既不刻意,又很充足。

《泰囧》中几个重要的桥段非常抢眼,王保强给黄博按摩,三人在泰国寺庙遭遇黑社会,三人公路追逐,徐争和王保强丛林打架,在这几个重要的场景上,节奏合理,动态感十足,让观众过足了瘾。

所以尽管影片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些最重头的场景都做得非常出色了,就足以支撑起整部影片。

除了大的环节之外,片中还存在着大量利用场景特殊环境,独特道具,语言差异造成的小笑点,虽然对整个情节没什么影响,却也让观众在大笑的间隙,始终在愉悦的心情中观影。

比如黄博过马路摔倒的那种小波折,电梯内议论人.妖,结果是同胞的小段子,就十分讨人喜欢。

而在一些电影技术的角度,例如运用剪辑,利用独特的声效,也都彰显出创作者的用心,愿意端上一盘菜量充足的喜剧盛宴,因此从喜剧这个角度上说,《泰囧》真的可以说十分出色。

再有就是演员的表演,不得不承认,在一个中国演员普遍不太会演戏的当下,当然,这里指的是那些演员要么只会摆姿势过于投入的装高富帅,要么就是一脸苦逼完全没有表演只有呈现的暴走原生态。

而《泰囧》则不是这样,演员在表演的过程当中非常出色的处理了表演和呈现之间的关系,徐争,王保强和黄博,这三个人的搭配也是影片成功的重要保障。

宋铮一直都觉得黄博是个好演员,演什么像什么,普通的小跑和普通的台词,在他的表演下就显得十分到位,既幽默,又自然。

尤其是在他的角色设计其实不那么成功的情况下,演成这样十分难得,这个影片表演上一半的力量都是黄博发出的。

徐争则还是演他一贯擅长的鸡贼成功男,宋铮觉得徐争的表演还是有些拿架子,一些小的情绪转变过于做作,可能与老演戏剧有关,不过演这类角色,徐争可谓轻车熟路,当然他和老婆小桃红的演出就有点儿做作了,算是煽情失败的小败笔。

而王保强则还是那样,从傻根到许三多一路走来,傻冒加温情的形象深入人心,在《泰囧》里属于发挥正常之余的小进步。

只是对于他为母亲治疗的人物设定也较为牵强,人物表现完全是小受,让干啥干啥,不过无所谓,反正谁也不在乎。

整体而言,三个男主角差异化比较明显,表演又都足够好看,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类型片演员,单从表演来说,《泰囧》也是值得一看的。

除去喜剧风格和演员表演的成功之外,前世《泰囧》的成功,在运营上也体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

影片选景于泰国,既获得了泰国旅游局的赞助,又对内地观众来说造成了视觉新鲜感,同时骑大象,看人.妖,打泰拳的这些风土人情,也和喜剧桥段相结合,让人感觉眼前一亮。

这其实开创了一种不错的国产片模式,优秀演员结合风光片或者概念片,《泰囧》远比冯晓刚的《非诚勿扰》做得出色。

最重要的是,这类影片适合大批量制作,同一拨演员加上新鲜的环境,长此以往就是中国版的《寅次郎》,对于思路和产业的开拓也是十分可取的。

而影片中的与时俱进和接地气又是另一个成功的概念,接地气不是说生活化,而是要接近观众当前所关心的东西。与时俱进就在于,符合当下人们兴趣点的东西,让观众感觉既愉快又亲切。

至于影片的元素杂糅也是一大特点,成功的把风光片、公路片和喜剧片相结合,把各自的优势都融汇的比较巧妙。

所以说,商业电影创作,懂得讨好观众,就必然迎合市场,埋怨观众看不懂,或者声称自己不是为了讨好观众,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装逼罢了,要是真不在乎观众,上映之前为什么还要进行宣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