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杨昆这几天接到的陌生电话要比以前要频繁得多。
对于类似的“骚扰”,杨昆并不陌生,事实上自上一次红星音乐的合辑发布会后,他就一直在疲于应付各大唱片公司的邀请,只是看他坚决不肯甩开红星音乐另起炉灶,那些唱片公司的老板、主管才渐渐淡了拉拢的心思。
此次的情况又有不同,就杨昆接过的一些陌生人来电中,大部分都是些认识或不认识的、出名或不出名的歌手,其目的也惊人地相似,就是想找他写歌。
当下的京城音乐圈有个半公开的秘密,那就是几个著名的词曲作者之间联手搞了个松散的同盟,基本上垄断了当前的作品市场,大有想让谁红就让谁红的架势,歌手的声名地位达不到一定层次的,根本就进不了人家的门,更别说从人家手里要作品了。
对于这些急于成名却找不到好歌唱的北漂族、酒吧歌手们而言,《小苹果》的横空出世,带来的不仅是一夜爆红的励志故事,其完全不同于当前主流音乐的流行理念,无异于在他们眼前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原来mtv还可以这么拍的!”
倘若只有这一首歌也还罢了,不管哪个时代,乐坛从来不会少了“一首歌唱一辈子”的例子,可时隔不久,先是赵导的《东边日出西边雨》剧组推出片头、片尾及插曲用作剧集的前期宣传,其中的《没那么简单》和《放手去爱》的词曲作者正是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kun-ge”,紧接着又是田真的新歌《征服》高调发布,看作词、作曲,赫然也是出自于同一人的手笔,接二连三的重磅炸弹,怎能不让这些怀才不遇的歌手们趋之若鹜?
值得庆幸的是,杨昆在校庆晚会上演唱的《那些年》和《far-away-from-home》仅在校园内被小范围地传唱,并没有形成正式的作品流传到社会上去,否则的话,他身为贸大在校本科生的身份也很难瞒过有心人的耳目,到时恐怕连407的门槛都要被人给挤破了也说不定。
面对这些慕名请他写歌的要求,杨昆是一概敬谢不敏,只是拒绝的方式不同而已。
像那些打着欢哥、田真或**等朋友的旗号找上门来的,好言好语地推拖掉;各大唱片公司介绍来的,随便敷衍几句也就打发了;既不托熟人也不拉关系,开门见山地想拿钱买歌的,就一句话:“对不起,您找错人了!”
事情有时候就是这么怪,越是这样,越显得神秘,越是神秘,就越有吸引力。
实在是不胜其扰了,杨昆索性把手机一关,好集中精力来筹备自己的酒吧。
前世的他没搞过酒吧,不过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又有**这位内行从旁参谋,更关键的是他手头不缺资金,指缝里随便漏点,便足以搞间像模像样的酒吧出来了,不过话说回来,虽然他开酒吧的目的不为挣钱,但也不好一点心思都不花,倘若经营得太过惨淡,只见投入不见产出的话,他这“生意天才”的脸面又往哪搁?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