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及对未来形势的了解,这个时代没有任何人能跟他这个作弊者相提并论,将后世从网上看来的一些技术资料、研究报告随便透露些只言片语,就足以令面前这两位惊为天人了。
杨昆对vcd市场的脉搏把握得极为精准,在生产工艺方面却只能算是半把刀,纯粹的只会动嘴不会动手,陈天生在厂里主抓生产,陈胜更是半个技术痴,对于市场运营理解不够,俩人商量了一下,干脆一个电话把主管业务的合伙人叫了过来。
十几分钟后,一个身材高瘦的年轻人风风火火地冲进了办公室,远远地朝杨昆伸出右手,“您就是杨先生?我是胡志高,很高兴认识你!”
杨昆站起来,和他握手寒暄的同时仔细打量这位只有26岁的未来“标王”,高颧骨、尖下巴,典型的南方人相貌,留着简单的分头,脸上看不到功成名就时的桀骜自负,和随处可见的那些怀揣淘金梦的年轻人也没有太大分别。
落座之后,胡志高便迫不及待地问:“杨先生也看好vcd的前景,不知您有依据?”
面对他的疑问,胸有成竹的杨昆给出了以下几条理由。
“一是受众面广,受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国内普通家庭的录像机保有率远远比不上欧美发达国家,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老百姓对家庭娱乐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
“二是vcd自身的技术优势,虽然在视听功能上暂时还无法超越ld和cd,目前的价格也有些虚高,但其元器件需求很少、生产技术和工艺相对简单、投资建厂门槛很低,因而拥有极大的降价空间,替代录像机、ld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三是片源,这是目前制约vcd发展、普及的最大瓶颈,vcd光盘的制造工艺与cd-da盘完全一致,据我所知,除原有厂商外,国内还有30多家厂商正在洽谈、准备引进大批量压制cd光盘的设备,准备引进核心制造工艺——压膜的相关设备的也有七、八家,其中就包括我一位朋友。”
“另外,还有不少音像出版单位也在为介入相关产业而努力,和录像带相比,一张vcd光盘成本不过2元钱,售价却可能是它的5至10倍,到二级商、零售乃至消费者手中的价格更要翻上几番,如此高的利润空间,除了正规出版单位之外,相信也会有相当一部分ld、cd地下生产厂商为此转型,粤东一地的黑生产线有多少,就不用我一一列举了吧?”
杨昆的话,每一句都打到了胡志高的心坎上。
**电子厂是在学生电脑热销时跟风上马的,虽然从中赚到了一些钱,但和他的合伙人陈天生一样,胡志高也正在为日渐萎缩的学习机市场感到苦恼。
经高薪聘请来的总工陈胜建议,他们开始对新兴的vcd产生了兴趣,虽然对其市场发展前景抱以乐观的态度,也只是出于生意人对商机的直觉而已,却从未像杨昆这样分析得如此翔实、透彻、条理分明。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