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入伍通知书

2021-08-29 作者: 四海同家

这是一个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故事。在北方A城一个区武装部门前集合了数十名准备入伍的新兵。破旧的办公大楼是建国前的俄式建筑。楼分三层,清晨四点半钟。天还是漆黑一片,12月的天气冻得人瑟瑟发抖。然而在楼前的广场上却是热闹非凡。停着一排排解放牌的国产军车,军车的大灯照得整个大院明亮无比。新战士身穿着崭新的军装,从他们年轻的脸上可以看到他们的年青。还有上百的家长和亲属前来送行。我们的主角出场了,他叫郭开山。160的个头,在这几十个新兵当中不是最小的,也是最小的。他今年正好16岁。一个初中才毕业的学生。谈起他为什么去当兵,他总是和人家说:“当兵就是保卫祖国,成为一名优秀的**的战士,是我全家的骄傲。”其实那时候的人都会这么说。唯一不同的是他们都有他们当兵的原因。常言道:“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郭开山家庭生活在A城郊区的农村,父亲是公社的秘书,母亲是地道的家庭妇女。他们兄弟姐妹八人。分别是大姐,大哥,二姐,二哥,郭开山行五,大排是三哥,下边还有三个弟弟,在兄弟当中,郭开山长得属上等。原先他们本是A城的城里人,由于父亲在一次工作上站队的过程中,犯了原则错误被下放到农村进行锻炼。才由城市转到了农村。那年郭开山只有八岁。多年的农村生活让郭开山感到特别的痛苦,原因不是他怕苦怕累,而是由于家里人口多,分到的粮食根本支撑不了全家人的肚子最新章节。兄弟几人个个都是面黄肌瘦。根本看不出他们以前在城里生活的影子。当时显而易见为什么去当兵,就是要减轻家里的负担。少了一个小伙子的吃食,还能给全家的成员多分一点。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考学已经不是大家的目标,当兵吃粮才是当时社会上的主流,就这样老郭家的男丁,够年岁的都想去当兵。大哥叫郭开维,现在在公社当个通信员,还算稳定,二哥叫郭开明,是区建筑公司的会计,他们也曾经有着当兵保家卫国的念头,到头来因为种种原因,体检都没有合格,今年轮到郭开山了,虽然他个子小,不过体检全都合格,加上父亲又是公社的秘书,所以村支书更是在接兵的干部面前,说了很多好话,指望多送走一个兵,这样村里的粮食就少了一个人的,他平时的工作也好做。接兵的干部起初看到郭开山时,觉得他很瘦小。说道:“这孩子个子太小,不够一米六吧,额头这么大,是不是缺钙呀”。

不知是父亲公社秘书的身份,还是村支书的极力推荐,郭开山还是在几百人体检合格的人当中,如愿拿到了入伍通知书。郭开山在村支书的手中接过通知书时,感到格外兴奋。因为他终于得到了离开农村的机会,农村的生活实在太让这个曾在城市生活的小伙子受不了了,他不想再天天过吃不饱的日子了,再也不想过全家人住在一个炕上,只有几条被子的日子了,再也不想象很多农村人一样,成为一个按步就班的人,到岁数结婚生娃,种地挣工再给娃结婚生娃的日子了,他对部队有他的幻想,他想留在部队,以后做一名军官,神气的坐着吉普车,幻想的一切一切,让这个16岁的小伙子感到万分的激动。他马上去公社把这个消息,以最快的时间通知了他的父亲。

父亲接过入伍通知书看了很久,他也当过兵,n年前的事了。看到通知书后想了好久好久,好象联想到了什么。“爹我真的当兵了,我要成为**的好战士了,我要象雷锋那样做一个好人,榜样”。父亲说:“你回去吧,告诉你妈,晚上做点好吃的,把你大姐,大哥,二哥从班上叫回来,晚上吃完晚饭后,我要开会”。

老郭家的晚饭,终于在晚上六点准时开饭了,家里的成员除了二姐在外地上高中住校。基本上都到了,大姐在公社办的纸箱厂当临时工,大哥和二哥也从单位的集体宿舍回来了,他们平时都住单位,因为不到周末所以他们也不回家,好让弟弟们有个好的学习环境,狭小的三间土屋实在不能容纳太多的人了,人少一些,正在上学的弟弟们的空间就会大一些,学习也可能会好一些,这个大家都知道。但今天是特殊情况,老三郭开山接到入伍通知书了,这在一个农村家庭里确实是件大事。今天的吃食真的很丰盛,雪白的馒头只有在过年才见过,猪肉炖豆角,这可是好长时间没有过的菜了。在父亲的后声令下,大家都开动筷了,不过好多人吃的都是主食,在这个家里父亲是真正的家长,由于他身体不好,所以大家都想让父亲多吃一些,他是家里的主心骨。菜盘里的几块肉几乎没有人动,只是吃着青菜和主食。母亲看了看,用筷子夹了肉,挨个往各个孩子的碗里放,这是老郭家的规矩。也有例外,记得有一年,五弟郭开庆才二岁,过年的时候用手抓了一块肉往嘴里放,叫父亲一脚从炕上踢到了地上,才长出的小牙都磕掉了,哥哥姐姐真的吓坏了,从此没有人敢再来盘子里夹肉了。

晚饭顺利而圆满的吃完了,为什么呢,因为主食和菜一点也没有剩。连一滴的菜汤都让小六给喝光了,这是多好的晚餐呀,大家都在回味,这年代的家庭普遍都是这样的,人口多根本不可能吃的这么好,因为今天是特例,好比古时候高考中了状元一样,对这个家庭太重要了,只要小三在部队好好看,也许他就是老郭家第一个走出农村的人了,这也是下放在农村以来老郭家最大的目标。由于是下放户,在特殊时期时期,犯了错误的人要处处小心,不能叫人家挑出任何的毛病,因为这样会让人指指点点的,老郭家的家教很严,孩子都很怕事,都是那句话“做人要夹着尾巴”。这份入伍通知书好象给全家带来了希望一样,没有一人不为它而高兴。入了伍就成了军属,好多待遇都跟上了,过年村里会送肉和对联。在村里人看来这是个光荣而荣耀的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