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得知曹兵犯境,心态与孙乾截然不同。孙乾明显又忧又怕,张飞则是又惊又喜。自从三家称帝之后,张飞便没仗可打了。他原本想与诸葛亮去战匈奴,可是诸葛亮却执意让他协助刘备镇守州郡。将近一年的太平日子让张飞觉得浑身不自在,感觉英雄没了用武之地。如今听说曹兵犯境,张飞除了惊讶,还真有些暗暗欢喜。
心中暗喜的张飞可不敢让孙乾看出来,反而装出一副吃惊样子大声道:“曹丕好大贼胆!俺这就领兵前去交战!”言罢又对周围士卒道:“传令下去,整备军马,明日出征!”
孙乾见张飞雷厉风行,非但不怕曹军,反而要出兵而战,心中慌乱也少了几分,喘匀了气对张飞道:“三将军切莫着急!且听我将详情道来!”
张飞这才反应过来问道:“曹兵何故犯境?”
孙乾看了看校场上的众多士卒,又看了看张飞装束,不由皱眉道:“三将军请先更衣,我等再入营中详谈。”
张飞也知此处不是讲话之所,便命士卒各自收拾行装,自己换了衣物与孙乾营中详谈。听完孙乾讲述,张飞才知事情原委。
乐平郡地处并州东北与冀州常山郡相邻。常山郡去年旱灾,粮食减产,待到今年新粮未熟,旧粮已尽,于是常山治下各县便向周围郡县借粮,以渡饥荒。这种事情原本平常,问题就是一个临近乐平的小县命人来往乐平郡县借粮。
县令一见借粮文书当时扔了回去,不予批准。这倒不是县令心狠,而是两地根本不是一国。曹丕虽然退位称王,表面上臣服刘备,承认刘备汉室正统。可实际上双方还是各管各的地方,并在边境陈列大军互相提防,根本不相统属。
刘备麾下百官自然清楚双方关系表面融洽,实际是敌非友,县令拒绝借粮也是无可厚非。在县令看来常山缺粮当向冀州其他州郡借粮才是正理,不能因为乐平离得近就管自己借粮。这就好比云南遭灾当向北京求助,不能因为越南、缅甸离得近就向他们要求援助。
借粮救灾是人情,不借粮草是本分。乐平县令的做法本没有错,以往常山县令接到回文也就该到此为止,再往他处借粮。可是不知这次常山县令发什么疯,竟然发信来说,并州、冀州本是一体,魏王曹丕是汉帝刘备治下之臣,常山有难,并州理应救援。
常山县令的这种说法乐平县令自然不认可,但又不能明说曹丕不是刘备之臣,因为那就等于否认刘备是汉室正统。所以乐平县令干脆不予答复,摆明态度就是:我就不借,你能怎么样?
乐平县令根本没想到他这个决定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假如他知道的话,肯定毫不犹豫的将全县存粮都借出去。常山县令得不到回复,竟然下令士卒、百姓越境,来乐平抢粮。如此一来事情就闹大了,两个县大打出手,各有死伤。而后事态很快就扩展到了两个郡的争端,乐平、常山两地郡守各自派兵打了起来。
在乱世之中边境冲突并不少见,别说是两国之间,就算是同一国的两位重臣都可能为封地边境问题大打出手。类似于乐平、常山这种争端,实际上可大可小。往小了说,两军在边境打上一仗,胜者向败者索要一些好处也就是了。不过往大了讲,发展成两国争端也不是不可能。
曹魏这次显然不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常山郡胜了一仗之后,乐平郡本想息事宁人答应借粮,可是曹军依旧不依不饶,竟然调遣两万大军过境,兵围乐平。
乐平郡守见势不妙,这才往张飞处告急。孙乾一接到告急文书,就从中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曹军的故意挑衅,可以说显而易见。但是以孙乾之智,还猜测不出曹丕究竟有何目的。孙乾只能将所有信息和自己的揣测都告诉张飞,由他来判断,毕竟并州张飞说了算。
张飞听完事情经过之后不以为然道:“公祐先生何必多虑?正可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曹兵敢来,俺令其有来无回便是。便是曹丕真遣大军来取并州俺也不惧,兄长命俺在此,不正是为了提防曹丕来攻?”
孙乾一听张飞这话倒也不错。就算把事情往最坏的方向考虑,曹丕借此为由,出兵攻打并州也就到头了。曹丕要取并州,难道张飞和孙乾便要将并州拱手让予曹丕不成?显然两军交战,将曹丕打回去才是正理。
想清了问题关键,孙乾还真佩服起张飞快刀斩乱麻的本事来,不由赞同道:“三将军所言不错!还请三将军调派兵马,下官听令便是。”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