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凉飞熊军、并州狼骑军、幽州白马义从、荆州赤帻军。
这是当世传诵的四支镇守大汉边疆保护大汉边疆乃至于中原腹地安全的部队的名称。
檀石槐死后,上层政治结构发生巨变的鲜卑人基本停息了往日对边疆地区的大规模进攻,可这不代表边境地区就会迎来和谐和安宁,因为鲜卑人化整为零的侵扰更加让人头疼,同时其他草原部落也不是没有什么想法,汉王朝的富足总是会让人产生铤而走险的想法。
但这些寇边行为最终几乎都遭到了惨痛的失败。
除了并州军对鲜卑人和羯人的大捷外,幽州和凉州之地的战功甚至更为卓著。最近几年来,除了张纯和张举的叛乱导致乌丸人乘虚而入之外,强悍的乌丸人、夫余人、貊人甚至包括那些辰韩人和马韩人几乎没有对幽州边疆的骚扰行为,其主要归功于公孙瓒麾下那支鼎鼎大名的白马义从。出于对强者的尊重,时有恭恭敬敬的乌丸牧民将精心驯养的白色骏马送到公孙瓒军中,在他们的眼中,唯有他们才配得上这些云彩般的良骥。
无独有偶,面对膘悍的羌人、氐人、休屠卢水胡、坚昆乃至于更加遥远的乌孙人和车师人,汉人同样取得了近乎压倒性的优势。飞熊军的巡骑展开大旗的时候,那些游牧民甚至会让出那些稀少的水源供他们先行享用。要取得强者的认同,唯有在血火中证明自己比他们更强,这点飞熊军已经做到了。有趣的是,飞熊军中全是深色调的军马,黑马或者褐色的马。
与北方的几支强军比起来,荆州的赤帻军看上去战绩似乎并不如其他人那般辉煌,那是去不要忽视了双方所处位置的不同——虽然并州、幽州和凉州都并不缺乏山地和丛林,但是和南方山林的复杂程度比起来那绝对算得上是小巫见大巫。不但战场全部都是在山林之间,而且还需要忍受北方所没有的酷热和瘴气。哪怕寒冬没有北方那般寒冷,但是潮湿的空气以及并不太充裕的取暖和保暖方式让南方的冬天并不比北方好过多少。
在这种作战宛若捉迷藏一般的战斗中,虽然缺乏大兵团作战的战例,但是作战的手段却更加丰富也更加的残酷,可以说只要注意力稍有放松,很有可能便会在下一刻遭到灭顶之灾。
当然,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赤帻军在小范围的配合上更甚于北方的三支部队,但是如果将战场放在广袤的大平原上的话,对于赤帻军来说将会是相当大的考验。
不过同理,将军队开进山林之中,除非是曹性、苏凡那样出自山民的将领或者携带了罗荷牌雷达,否则结局只怕也会相当的凄惨。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虽然没有明确说出来,但是这几支部队的主将心里都憋着一股子气,想要证明己方在江湖上的地位。而在这之中,尤以白马义从的主将公孙瓒和赤帻军的主将孙坚最为急迫。只可惜到了今日两个人一个因为自己的疏忽将大部分部队和战马饿死在了辽西的土地上,而另外一个则因为他人陷害而不得不壮烈的采取壮士断腕的方式同样伤到了根基,这样的结果导致他们两个基本上丧失了争夺皇冠上那颗明珠的机会。
至于李书实,董卓从内心之中倒是非常想要与之一战,可也正是这样的原因,才驱使他做出了尽量与李书实维持友好关系的决定。董卓并不是打算与天下人为敌,对于李书实这个有很大可能获得的盟友没必要将之推到联军那边不是么,尤其是董卓还承认其是一个强劲对手的情况下。于是如今看来飞熊军的“天下第一”似乎唾手可得。
只是董卓的内心真的会心安理得的将这顶王冠戴到自己的头上么?
不,董卓内心很清楚因为自己在黄巾之乱中以及跟随张温、皇甫嵩讨伐羌人的战斗中的表现让世人对自己以及飞熊军的评价下降了很多,虽然其中涉及到的因素远非战场争锋那么简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结果对于董卓而言是个不小的心结。
所以,借这个机会让关东的那些诸侯们看一看西凉子弟的威势,哪怕现在的赤帻军和白马义从都属于半残状态,但是就如同刚才所讲的那样,胜了就是胜了。
董卓并不奢望如孙坚、公孙瓒之辈会因此而对自己彻头彻尾的服气,但是正如他对李儒所说的那样,只要能够让大部分诸侯听到西凉飞熊军的名号便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足矣。
更不要说如果在这样的天气和地形下飞熊军依然可以爆发超强的战斗力,那么天下第一骑兵之名哪怕就是公孙瓒再不情愿,也不得不叹息一声,暗自垂泪。
李儒满脸狂热的看着正在以战鼓声指引整个董卓军行动的董卓,虽然和那面巨大的战鼓比起来哪怕是身高九尺的董卓依然如此的渺小,但是其身上的气势却又是如此的雄壮而巍峨。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