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天津之争!(十三)

2021-08-29 作者: 长风

“按照现在亩产的计算,如果这安南水稻良种真的如此高产的话,抛去其他因素,算他亩产两百五十斤,如果一年两熟,可以再种一季小麦或者玉米,这样算下来亩产一年可以达到四百五十斤,按照现在的粮食价格,应该价值在三十之三十五大洋之间浮动,勉强能够保本。<-》”

“这还是年景好的时候,若是天灾**,粮食减产,甚至是颗粒无收,那可真是欲哭无泪了呢!”

“如果我们不单纯的种粮食呢?”

“这个帐就要另外再算了!”上杉若云道。

“这还真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小云,你算算看,如何利用我们现在手里的钱,将利益最大化?”汪二喜道。

“这个我可以算计一下,但是上面给我们的人物可不是来天津种粮的,汪君!”

“我知道,也许从农业入手,对我们的工作会相对容易一些!”汪二喜道。

“好吧,家里的命令让我听你的,我会把你的意思转达给家里的!”上杉若云点了点头。

墨香书屋。

“老周,这是钢钉的最新的计划,你马上上报家里,我们等着回信呢!”

“知道了,对了,我打听了一下,有一份英文翻译的工作倒是挺适合你的!”

“哦,是什么?”

“这份工作不用坐班,只需将一些英文期刊翻译成中文,按页数收取报仇,一般情况下一页一块大洋左右,如果加急的话,价钱还可以商量!”老周道。

“这倒是一份不错的工作,不用抛头露面就能赚到钱。”上杉若云微微一笑道。

“你要是愿意。直接从我这里接货,然后拿回去,翻译好了,再给我,这样我们之间就多了一层关系,来往起来也更方便!”老周解释道。

“的确,可我是日本人去,去做英文翻译,还是还是翻译成中文。这怕是有些不妥吧?”

“没关系的,我这里也有英文翻译成日文的,也有需要将日文翻译成英文和中文的,如果你会其他语言,那就更好了!”老周道。

“我还会一点点俄文!”

“你还会俄文。那就更好了,能够一个人完成所有的翻译,那是最好不过了!”老周开心道。

“那好,麻烦老周了,这个工作我接了!”上杉若云点了点头。

日租界码头。

兰玉虎和屠千山加入脚行已经快两个月了,这两个月内,他们在干苦力养活自己的同时。也将海河两岸的八十多个码头的情况摸了一个遍。

各个租界都有自己的码头,大批洋货从外国运来分别卸在这些码头上,又从这些码头满载从内地收购来的工业原料和土产而去。

80多个码头从事装卸的苦力就有4000多人。

另外还有一大批仓库、货栈、大工厂企业的装卸工人,这叫驻厂脚行。

但这些运进运出的货品。码头脚行和驻厂脚行并不能直接运进市内再转运内地,也不能从市内将内地来的货品运到码头,而是还要靠市内的脚行往来于码头。

贸易离不开运输,脚行把持了运输。青帮把持了脚行。

通过租界的国际贸易的运输也同样被脚行和青帮把持。租界里比较重要的码头脚行和驻厂脚行,他们的头子都是著名的青帮分子。

例如把持日租界码头运输的中局脚行头子袁文会。法租界紫竹林脚行头子“三霸天”,小刘庄脚行张凤楼,大连码头脚行杨聚祥,招商局脚行的“八大金刚”,原来俄、比租界的码头的是把持直沽一带的通和成脚行,英租界把持颐中、启新、卜内门、亚细亚四个公司的双议局脚行,以及把持棉纺一厂和美孚油行的同立脚行等等。

脚行头子都是胸无点墨的粗鄙之人,只知道剥削苦力,胡作非为,这些人一般都是地头蛇,有各自的地盘儿,一般都在中国地活动,俗称“混混”!

青帮是论字排辈的,理字辈基本上都已经不在了,辈分最高是大字辈,这一辈的也基本上老去,要么风烛残年,要么颐养天年缺了,台上的是“通”字辈分的,《大公报》采访部的主任张逊之,就是青帮“通”字辈,此人八面玲珑,跟孙愧元私交甚密,与日人也有些勾连,还有横行日租界的袁文会的师父白云生。

土肥原贤二也曾拜在大字辈的青帮前辈魏大可的名下,按照青帮的辈分,他也是“通”字辈的弟子!

gmd中,拜入青帮的人就不计其数了,老蒋曾经也在青帮混过一顿日子,何敬之也曾拜青帮“大”字大佬王大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