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地,龙脉兴盛之处甚多。概论中所讲的金陵,即重在紫金山,而都城北京,更有蜿蜒回环的西山为绝佳龙脉,使城市有了“青山围合”的局面。西山为太行山余脉,兼有太行山的王霸之气。故此,北京西部,即海淀区所辖的位置,正是整个北京的风水宝地,西山温婉,昆玉河与京密运河宽而深、流而静,结合而为上佳的风水格局。
战国时期,秦朝的风水重在三龙。一直被中原称为偏僻边陲小国秦国,仿佛是一夜之间就强大起来,如同一个巨人突然耸立在中原各国的面前,令各国群主目瞪口呆,七雄并争,秦国很快以超强的国势,位于六国之上。
纵横术士们凭三寸不烂之舌,开始四处鼓动,说秦灭六国只是时间的问题,因为秦起于龙乡,真龙地脉紫气氤氲,云蒸霞蔚。
千古第一帝秦始皇看风水,关注五点,这就是地理五诀:龙、穴、砂、水、向。
五诀就是五种方法和窍门,内容不同,方法各异,因而称谓各不相同,五诀分别称为龙法、穴法、砂法、水法、向法,又因其重点各异,因之又分别称为觅龙、察砂、观水、点穴、择向。
道士研究风水,曾提出了玄空造化场的思想,将山、光、水、气、方位、气流等融为一体。山环水抱必有气,气遇风则散,风是送气之媒。选择京师风水吉地,重点这处是要考察其山势和风水之势,详看其祖山、主山、龙脉、龙穴、风水穴等。
祖山:主址背后山脉的起始山。
主山:主址后、祖山前的主峰,气势磅礴,因称之为来龙山。
龙脉:连接祖山、少祖山、主山脉络的山脉。
龙穴:主址的最佳地点称之为龙穴。通常是在主山之前,位于藏风蓄水的风水怀抱之中央,是世间吉祥紫气的最佳凝结点,也是适宜于居住的风水吉地和停放祖先棺木的福地。
青龙:主址左侧的次峰,又称左辅。
白虎:主址右侧的次峰,又称右弼。
护山:青龙、白虎山之外侧的山峰。
案山:主址前面隔着一条水流的近山。
朝山:主址前面隔着一条水流、隔着案山的远山,山势左右环抱,内聚佳气,稳重安全。
水口山:主址前水流出之地的左右两山,山峰隔水对峙,通常是繁华市镇的人口只称龟山、蛇山、象山、狮山。水主财,这里是河水汇合处,也就是汇水聚气之地,自然是适合于人居住的佳地。
中国道家的风水之说,讲究都城的布局和居住空间的多重封闭和整体闭合。
主址的扣方,以主山为屏障,山水相连,重重叠叠,山势左右延伸,呈环抱合围之势。
主址的前方耸立着案山,余脉绵延,将前方封闭,留下水充的出口,水口山形成天然屏障。这是第一道合围圈。
这道合围圈外,是主山后的少祖山、青龙山、白虎山和两侧的护山,还有案山之外的朝山,形成第二道合围圈。
风水佳地,就是风蕴气足的山环水抱之地。气遇风则散,界水则止。山环水抱,必然是环形的地势,是蓄水扰气的佳所。
环形体的东西,在自然界中是吸收佳气、蓄养水源的最佳结构。事实上,环状的接收器,接收信号最好。
道家的《内经》说:主址之西的山挡住西面的罡风,北边的山挡住北面的大罡风,西北边的山接住来自西北的折风,东北边的山挡住来自工业区北的凶风。这些抵挡北部风的山岭,刚好形成半圆形的环山。
道家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气生繁衍的结果,上至日月星辰,下至五谷百物,中至福寿夭祸,无一例外。《管子》说:“道之在天者,日民,其在人者,心也。故日: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堪舆风水术,正是阐述生气而形成一套藏风聚气的学问。晋代道师郭璞说:“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清代堪舆家范宜宾说:“无水则风到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故风水二字,为地学之最重。而其中,以得水之地为上等,以藏风之地为次等。”
龙是中国人敬奉的神物。风水术认为,龙形的山脉是最佳的吉地,称为龙脉,邯郸坐落在太行山麓,依山面南、向东,将东来的紫气和浩荡的南风尽收怀中,正是风水堪舆大师们梦想的藏风蓄水之吉地。指山为龙兮,象形势之腾伏。
道家以中国的四条大河来划分龙脉,称为三大干龙:长江以南为南龙,长江、黄河之间为中龙,黄河以北为北龙。
三大干龙的龙脉,都起源于昆仑山。每条干龙,从西部昆仑山的起点到东部人海的终点,按照远近大小,分远祖山、老祖山、少祖山等,依次由老到嫩。山老无生气,山嫩则生机勃勃。因此,寻山要寻少祖山,不要寻老祖山。道家有言:“搜嫩不搜老,葬饥不葬饱。”
道士把龙形的山脉分成四龙:进龙、退龙、福龙、病龙。
进龙山脉是最佳福地,有诗有证: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