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我叫陈忆锦
更新时间2014-12-1911:44:47字数:3135
乡试第一日,主要考核内容为经义,主考《易》、《诗》、《书》、《周礼》、《礼记》一经,兼《论语》、《孟子》。
乡试的经义无甚难度,仅考经书本身内容,考的便是学子的博闻强记。
姜尚离吸了口气,粗略的看了一下经义的考题,共有摘自七书的二十五题。
如果能够答对二十题以上,可得甲等评价,二十题以下十五题之上,得乙等评价,十题之上十五之下可得丙等评价,至于答对十题之下,仅能得到丁等评价。
策论和诗赋自然也有其他类似的评价标准,同样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
而授予秀才的标准,则是三个乙等,或者一甲一乙一丙,或者两甲一丁,若是两个乙等一个丙等,那便不能授之以秀才。
如果考核能够同时得到两个甲等,便可在参加府试之前,入府学学习两个多月,应对府试,而其他的秀才,仅能入县学学习。
当然,最终秀才们都要参加府试的,唯一的区别,便是在这两个半月之间,学子是在府学之中学习,还是在县学之中了,择其优者入府学,以后培养出举人的可能性就越大。
这在前世,叫做教育资源向优等学生倾斜,一切都是为了录取率。
如今,仅是名目不一样罢了,本质还是一样的。
原本姜尚离的,是答出十七八道题,混了一个秀才的身份,然后就混吃等死,不过姜大维和姜月的殷切希望,却拨动了姜尚离心中那根弦。
现在的姜尚离,自然是希望自己在这条路上走的越远越好,能够让家人感到开心,这已经足够了。
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不能仅仅为了他自己。
姜尚离目光粗略扫过二十题,然后闭上了眼睛,细细的考虑着这些考题的出处,以及接下来要写的内容。
二十道题中,《礼记》五道,《诗》、《书》、《周礼》、《礼记》各四道,《论语》两道、《孟子》、《易》各一道。
在脑海中将答案脑补了一下,姜尚离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这些考题于他而言,不是太难。
姜尚离并没有直接挥笔写答案,在考虑好答案之后,姜尚离将草纸铺在了桌子上,然后润了润毛笔。随即放进了磨好的墨水之中。
转动了两三下,看到毛笔汲取了不少的墨水,姜尚离这才将毛笔握在手里,然后在草纸上挥笔一就,便开始书写了起来。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
这个世界,同样有《兰亭序》,同样有王羲之,不过这次的兰亭序,却是在与妖族之战某次大捷之后。
不错,姜尚离这是在练字。
说起来,姜尚离平日读书虽多,但是也没有太多练字的机会,因为纸笔价格可不便宜,姜大维一家子生活都不富裕,若是每日以纸笔练字,说不定本就不富裕的家,会变得拮据不堪。
所以姜尚离平日也没有提及这些事情,练字的时候,便去河边沙滩上以沙为纸,或者用毛笔蘸清水,在院子里面练字。
还好前世的底子打的差不多了,再加上这一世不断的练习腕力,那种书写的感觉并没有荒废下去,所以提笔写了几个字后,姜尚离是越写越快,越写越有感觉,写的那叫一个酣畅淋漓!
书阁之下,宋默然和陈忆锦相对而坐,两个人在下着围棋,学正则是在一边老实的候着。
片刻后,宋默然下棋的动作顿了一下,然后扭头看向了考场之中,鼻子轻声嗯了一下。
落在宋默然和学正额前的虚印,在监督考官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考场各处的才气变化,因为科考的用纸是特殊制成的,所以学子在行文到一定程度时,都会或多或少的引起才气的波动。
因此,乡试考卷虽然看起来很多,但是实际上批改的任务并不繁重,甲等卷和丁等卷引起的才气波动,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不对,不是在考卷上作答,但是为何能够引起才气波动?”宋默然皱了皱眉头,有些疑惑的说道。
每次儒士引起天地之间才气共鸣,不一定都是惊天动地、天降奇香、地涌金莲什么的,之所以有这些异象,是因为当事之人出于各种原因没有加以控制而已,或者没有能力去控制。
比如上次游山之时,李荣引起才气共鸣,却没有余力控制这些才气,所以才气才会散漫的绕在身旁。
而宋默然于孤舟之上,一曲凤求凰,除了在笛子周围凝出了两只凤凰以外,没有白光附体这样的异象,却是更加高明的手段了,说明宋默然已经能够随心所欲的控制周围的才气了。
当然,昔日也有大儒为了传道,或者儒士之间交游聚会为了扬名,言谈举止之间并不掩饰自己身上的才气,所以讲经之时舌灿莲花、诵诗之时才气直逼三尺这样的故事才会经久不衰。
一般人对这些了解不多,因此这些带有异象的事情,才会被他们津津乐道,相反,一个返璞归真的大儒站在他们面前,指不定会被当成一寻常老头,因为他们太内敛了。
但是偏偏这样的大儒,战斗力才是最为爆表的,因为他们已经能够随心所欲的控制天地之间的才气了,而非在诗词歌赋、文章经义之中引起才气共鸣。
昔日魏晋联手抗妖之时,大魏左相诸葛武侯请命北伐,临出发之夜,一篇《出师表》铸其半圣之位。
以往人族大儒为了宣扬其学说,每次突破都不加掩饰自身横溢的才气,甚至昔日有人突破半圣,引来周围百丈才气涌动,气场可是相当强大。
但是诸葛武侯却硬生生的将才气收敛起来,将才气压制在三丈范围内,隐藏了这个信息,最终临阵之时,击杀妖族统领,一战成名天下知。
所以说,引起大规模才气共鸣的,肯定是才华横溢之辈,但是才气收敛,有时也未必会差到那里,用一句话来形容才气内敛最为合适,浓缩的都是精华。
比如此刻的姜尚离,只有毛笔笔尖有才气流转,如果不是刻意去看,任谁也看不出来,但是收敛后的才气,论起浓郁的程度,已经快赶上宋默然那两只小凤凰了,只不过量小而已。
姜尚离不知道的是,科举之中,一切才气都在考官监测范围内,他的动作看起来很隐秘,甚至能够瞒住周围同场的考生,却偏偏瞒不过考官。
“有趣,还是丁区的学子。”宋默然像是发现什么好玩的东西一样,脑海中浮现出一道身影,会是他吗?
学正脸色有些古怪,他也感受到了丁区的异常,不过学正怎么也没想到,引起才气共鸣的,会是丁区的学子!
刹那后,学正脸色突然一喜,说道:“宋学士,甲区有学子答卷已经达到丙等标准了,定是我乡学子李荣!”
丙等标准,是答对十道题,而距离开考,不过一刻的时间,学正眼中冒着精光,有些坐立不安,他似乎已经看到一个秀才的诞生了。
“唔。”宋默然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看出了学正亟不可待的样子,说道:“王学正,你可自行巡视。”
“是,学士,我这便去巡视。”学正没有推辞,直接朝着甲区赶去。
等学正走开之后,陈忆锦眼珠子转了转,也想到了那个可恶的身影,顿时笑着说道:“先生,要不去看看?”
“我就不去了,免得给学子带来压力,想去你自己去吧,丁区十七号考房。”宋默然摇了摇头,将围棋收了起来,收好的时候,陈忆锦已经一溜烟的朝着丁区走了过去。
“这孩子……”宠溺的看了陈忆锦背影一眼,宋默然摇了摇头,将围棋放在了一边,起身去书阁之中取了一本书,坐在位置上慢慢看着。
姜尚离一口气写完《兰亭序》,又恶趣味的在后面写到“同岁在癸丑稽原学子姜尚离书于乡试”几个字后,刚抬起头,面前突然就冒出来了一张脸,赫然是陈忆锦。
“你来作甚?”姜尚离眉头微皱,低声问道,这可是乡试考场。
“本小姐想来,自然就来了。”陈忆锦秀眉一挑,目光在兰亭序上看了两眼,评价道:“字不错。”
“多谢夸奖。”毕竟是夸奖的话,姜尚离不好冷漠以对,淡淡的说道。
两个人沉默了下来,还好姜尚离所在考场位置比较偏僻,再加上学子们都在答题,倒是没有引来注目。
“送我了。”不由分说,看到《兰亭序》晾干的差不多了,陈忆锦将草纸卷了起来,直接放在了背后。
姜尚离眼睛瞪得老大,他还没有见过如此,唔,如此豪迈的女子,尤其是拿了别人东西,还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
陈忆锦扫了一眼考房上写有姜尚离身份的纸条,挑眉说道:“原来你叫姜尚离啊,那你记好了,我叫陈忆锦,不耽误你答题了。”
话音落下后,陈忆锦便拿着草纸,飘飘然的离开了,留下原地一脸无语的姜尚离。
这也好意思说不耽误答题?!
第十章这个名字很好记
更新时间2014-12-1911:45:43字数:3702
不管做,还是不做,也不管是现在做,还是过会儿做,乡试二十五道题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所以陈忆锦走后,姜尚离并没有立刻答题,而是坐在那里,静心养气。
乡试上午一个时辰,中间休息半个时辰,可以吃饭和解决个人卫生问题,下午两个时辰,一共三个时辰,而按照乡试规定,上午不得交卷。
即便现在一口气写完,也不能提前交卷走人,再加上草纸被陈忆锦拿走,连练字的地方都没有,所以姜尚离干脆静坐在那里,等着下午再答题。
书阁,陈忆锦回来之后,学正也已经回来了,正在与宋默然交谈。
陈忆锦吐了吐舌头,将卷成一束的草纸塞进长衫之中,便直接折回了书阁,将草纸放进了行李箱之中,然后抱着小白狐走了下来。
学正正一脸兴奋的和宋默然交流这次乡试,更准确点说,是学正在说,宋默然在听。
“宋学士,开考到现在半个时辰,甲区学子李荣答卷已经到了乙等标准,现在答题速度虽然慢了下来,但是考取甲等难度应该不大。”
确实,用六分之一的时间,答出了五分之三的题目,这样的速度,已经远超同龄人了,当然,除了某个闲来无事写兰亭的家伙。
一口气写了这么多题目,答题速度降下来,也是正常的,何况李荣答卷现在已经是乙等了,在学正眼里,李荣已经是妥妥的秀才了,这可是他这个学正履历上的功绩!
“除此之外,甲区还有两份丙等答卷,乙区出现了一份丙等答卷,丙区和丁区暂时还没有出现。”
“不错。”宋默然微微点头道,对于昔日进士前三甲的宋默然来说,能够给乡试学子一个不错的评价,的确很难得。
只是学正也猜不透宋默然这句不错,究竟是是夸奖李荣,还是在夸奖整个稽原乡的学子,所以也没有接话。
上午一个时辰很快结束了,李荣答卷华丽丽的升级成了甲等答卷,如同一只骄傲的小公鸡一样,直接坐在考房里面吃起了饭。
除此之外,甲区还出现了两份乙等答卷,两份丙等答卷,乙区出现一份乙等答卷,一份丙等答卷,学正一张老脸笑的跟菊花一样。
答卷上一字未写的姜尚离,带着吃食,去和同族学子一起吃饭,这是之前约好的,刚来到约定好的地点,便看到了族中的学子,姜四郎面带喜色,而其他两位族中学子脸色不甚好看,从脸色就能看出答题的状况了。
乡试允许午间歇息时小聚,允许探讨答题状况,但是严禁探讨和考题有关的内容,也就是说,可以讨论答出了多少题,预计最后能答出多少题,但是严禁讨论答的什么题。
“六郎,如何?”姜四郎拍了拍姜尚离的肩膀,笑着问道,乙区那份丙等答卷,便是出自姜四郎之手,四郎有信心在结束之前,交出一份乙等答卷,所以姜四郎这个时候还是很开心的。
“尚未作答。”姜尚离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姜四郎脸上的笑容凝滞住了,其他两个一个是族叔,一个是族弟,听到姜尚离这么说,也都愣住了。
良久,族叔拍了拍姜尚离的肩膀,说道:“看来此次乡试,只有四郎有希望了。不过六郎,即便是这次失败,也不要灰心丧气,来年再来。”
即便是平日里不怎么熟悉,但是在这个时候,族人没有冷嘲热讽,而是温言宽慰,让姜尚离心里暖暖的,“嗯”的应了一声,便没再说话。
午饭之后,又闲谈了一会儿,便散去了,前往各自的考房。
午间半个时辰歇息结束,便开始了下午的答题,下午,便可以交卷走人了,只需在两个时辰后去书阁前点到即可。
果不其然,下午一允许交卷,便有不少人起身去交卷了,至少姜尚离身边的学子们,呼呼啦啦走了一大半,大都是答不出来的,看自己答题无望,就干脆交卷了。
“咦,姜家木头答卷还是空白?怎么还好意思坐在这里?”
“难道他以为,坐到最后,考官就会给他乙等评价吗?”
……
窃笑声响起,姜尚离不为所动,不一会儿,窃笑声就消散了,毕竟这些考生交完卷就不允许踏入考房了。
当然,交卷的不止有丁区的,甲区和乙区一些觉得答得不错的,也都起身交卷去了,比如说李荣。
呼呼啦啦的,考场一下子走了一大半人。
姜尚离拿出笔,沾墨,然后信手在答卷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第一题,只有四个字,“虽有嘉肴”,后面是大片的留白,仅仅思索了一下,姜尚离就在留白处开始信手写了起来。
这句话出自《礼记》之中《学礼》,节选的《虽有嘉肴》一段,姜尚离直接将后文写了出来。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其此之谓乎!”
写完,检查一遍,姜尚离便继续往下写。
乡学外面,此刻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大都是学子的家属,都在紧张的等待着,见到学子朝着外面走来,顿时逮到自家孩子便问了起来,无非是考试的结果。
考的好的学子,自然被不吝夸奖,就像李荣,享受的当然是众星捧月的结果。
考的不好的学子,当然被家属提着耳朵骂,然后鼓励在后两场中好好发挥。
姜大维也在人群之中,不但是他,姜村参加乡试的四户人家,都来了。
“爹,你觉得哥哥会考好吗?”姜月有些紧张的拉着小弟,期待的看着乡学之中,小声的问道。
“六郎读书数载,应该能考的差不多……”姜大维不是很肯定的说道。
“得了吧,你们家木头可是一个字都没写呢,就傻傻的坐在位置上。”旁边一个刚被老爹训斥的少年,听到这句话的时候,顿时开口说道。
说完之后,这少年心情顿时变好了许多,毕竟不管他答的如何的差,都还有姜尚离在垫底呢。
姜大维的话一下子堵在了嘴里,姜月眼睛里面蒙了一层雾水,跺脚说道:“你骗人!”
“我骗人?哈哈……”少年笑了两声,然后伸手指了指几个小伙伴,说道:“不信你问他们!”
话音刚落,被点到的几个小伙伴哄笑了起来,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姜大维脸色一下子就白了,浑身就像是抽光了力气一般,若不是有女儿在旁边搀扶着,说不定就坐在了地上。
熙熙攘攘的人群,因为不少学子交卷,散去了一大半,姜大维和女儿相视苦笑一下,带着不懂世事的姜虎,找了个角落,挨着东姜村的人坐了下来。
不一会儿,姜四郎也交卷出来了。
“四郎,这里!”旁边一个年纪和姜大维差不多的大汉,伸手对姜四郎招了招手,等到姜四郎到了身边,才问道:“如何?”
“乙等可取。”姜四郎仔细回忆了一下自己的答卷,不是很肯定的说道。
“这就好,这就好。”大汉开怀的笑道,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姜大维,笑声逐渐收敛了起来,认真问道:“六郎呢?”
“六郎……”姜四郎也看到了姜大维的模样,心中有些不忍,不过最终还是叹了口气道:“中午见面时,六郎曾言,尚未动笔。”
话音落下,姜大维就软塌塌的靠在了树上,浑身的精气神似乎在一瞬间便没了。
乡学之中,学正一脸的兴奋,到现在已经交了百份卷子,一共出了甲等两份,乙等足足有六份,其他的多是丙等丁等,已经不被学正放在眼里了。
至于场中没交卷的,大都在丙等和丁等之间徘徊,这些试卷能够出一份乙等,对于学正来说,都是难得的了。
“甚好甚好。”学正摸着胡子,满脸的笑意。
“咦,又有丙等考卷问世了?还是丁区?”突然之间,学正摸胡子的动作一滞,有些惊异的说道。
正在读书的宋默然动作停顿了一下,感受了一下丙等答卷出现的方位,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小家伙开始动笔了,甲等可期。”
一直关注着姜尚离的宋默然,自然知道,姜尚离这才刚刚动笔。
旁边的学正愣住了,这一刹那,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甲等?宋学士不是在开玩笑?
不过下一秒,学正愣住了,因为那张刚刚成为丙等的答卷,上面的才气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着,没过多久,就到了乙等。
学正感觉头有些发晕,艰难的咽了口唾沫,一个丁区的学子,竟然考到了乙等?为什么他从未听说过这个学子?
看出了学正的异样,宋默然倒是一副了然的样子,书也不看了,直接搁在了桌子上,右手在桌子上叩了两下,说道:“继续看。”
学正点了点头,眼睛死死的看着丁区的位置,虚印之中那个特定的位置,才气在稍微停滞一下后,便如之前那般,有条不紊的增加着。
良久,学正才咽了口唾沫,声音都有些不正常了:“甲等?”
“是甲等,也该是甲等。”宋默然简单的回道。
“我要见见那个学子,我还不知道,本乡之中竟然有隐藏这么深的苗子。”学正有些按捺不住了。
宋默然摇了摇头,右手在桌子上扣了一下,道:“等他交卷吧。”
学正这才静了下来。
没过一会儿,姜尚离一手提着篮子,一手拿着答卷便走了过来,将答卷放置在学正面前,正欲离开,学正却突然开口道:“稍等一下。”
姜尚离愣了一下,扭过了身子,问道:“学正有何吩咐?”
学正走马观花的看了一眼试卷,最后落在了名字之上,眼中露出一丝疑惑之色:“你叫姜尚离?为何我一直没有听过?”
“学生学于村学之中,微名难登大雅。”姜尚离不卑不亢的说道。
“姜尚离,不错,这个名字很好记,我记住了。”学正若有深意的看了姜尚离一眼:“若是无事,你便走吧。”
“学生告退。”姜尚离点了点头,挎着自己小篮子,朝着外面走去。
“姜尚离……”等到姜尚离离开了,学正才苦笑着摇了摇头,将答卷递给了宋默然,有些尴尬的说道:“宋学士,老朽年纪见长,一些题不记得了,您来把把关。”
宋默然进士出身,这些自然难不倒他,走马观花看了一遍,题目却全部印在了脑中,点点头说道:“此可为甲上答卷。”
甲上,即是满分卷,甲中,允许错一到两道题,甲下,错三到四道题。
学正愣住了。
看着姜尚离马上要消失的背影,宋默然将答卷搁置在一边,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姜尚离,这个名字真的很好记住。”
第十一章儒者守成论
更新时间2014-12-1911:46:40字数:4157
走出乡试考场,外面已然春暖花开。
任由懒散的阳光照在身上,姜尚离眯着眼睛,在乡学门口停顿了一下,然后辨别东姜村诸人的位置,走了过去。
将提篮交给姜月手中,姜尚离走到姜大维身边,招呼道:“二叔,你来了。”
姜大维面色复杂的看了姜尚离一眼,问道:“六郎,乡试如何?”
下午刚允许答题的时候,姜尚离的答卷尚是一片空白,如今不过一刻多钟的时间,包括姜大维和姜四郎在内的诸人,只当是姜尚离放弃了答题。
姜尚离愣了一下,随后答道:“甚好,多谢二叔关心。”
嘴巴张了张,看着姜尚离认真的模样,姜大维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出口,叹了口气,拍了拍姜尚离的肩膀,便不再言语。
陆陆续续的,东姜村其他两名参加乡试的族叔和族弟,也都从考场出来了,不过尽是愁眉苦脸的样子。
“十六道,不知是否有误。”
“十四道。”
族叔和族弟将自己乡试水准说了出来,一个刚在及格线上下波动,自然是心中忐忑,另外一个却是显然无望,当然是一脸愁苦了。
两个人的心情,自然也影响到了其他的人,除了姜四郎家人以外,其他来探考的族人,心中都是一片沉重。
“且去歇息,大不了明年再来。”众人相顾无言,坐了一阵,便有人如是说道。
一个时辰之后,姜尚离他们便回到了乡学前,按照规定,乡试结束后,是要点卯和问询的。
如同昨日进场那般,诸学子次第来到书阁之前,学正满脸的笑容,这次乡试之中甲等答卷三份,乙等答卷七份,他当然高兴了。
乡试结束后一刻钟,悬浮在书阁之上的大印,开始震动了起来,随后,上午那个苍老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
“诸学士、学正,可有徇私否?”
“无。”宋默然和学正应道。
停顿了一下,声音再次响起。
“诸学子,可有舞弊否?”
“无。”这次的回答,就有些参差不齐了。
这次停顿的时间就更长了,就当众多学子都有些不耐烦的时候,大印突然剧烈的颤动了起来,随之而来的,是一声沉闷又悠长的钟声。
伴随着钟声的,还有那苍老声音的一声轻喝。
“嗡……”
“喝!”
队列之中,顿时有三位学子额前虚印震颤,随后破裂,三位学子则是脸色煞白。
在寻常学子听来普通的声音,在这三位学子听来,如同炸雷一般,直震得他们心神不稳,差点瘫坐在地上。
这叫做当头棒喝,专喝心中有鬼之人!尤其是诸学子早上之时,于天地才气见证下立约,天地才是最好的监督者,瞒得过人,又岂能瞒得过天地?
科考环境之所以如此宽松,就是因为有当头棒喝这般的手段。
声音消去之后,大印异象逐渐消失,直到最后收敛起所有的才气。
学正请示的看了宋默然一眼,等到宋默然点头后,大手一挥,对着旁边兵丁道:“将此三人赶出乡学,罢黜考卷,禁考三年。”
在三位学子哭声哀求之下,学正不为所动,从卷宗中挑出三份试卷,当着众多学子的面,直接大笔一挥,在上面打了大大的叉。
舞弊的三个学子被驱走,学正的心里也不甚高兴,要知道,被罢黜的三份卷子之中,可是有一份乙等答卷的。
驱走三位学子之后,众多考生便散去了,各自前往各自的考房,这几晚便是住在考房之中了。
第二日,在乡学之中吃完饭后,姜尚离便安坐考房之中,除了第一天经义之外,策论和诗赋也同样考一天,但是策论和诗赋并不强制要求答卷时间。
也就是说,上午答完,即可离场。
毕竟国朝有不少才思敏捷之人,策论和诗赋自然不在话下。
由于这已是第二日,不需要走正心三问的流程,所以考试时间足足有一个半时辰,当然,下午点卯还是必要的。
考卷很快就发了下来,姜尚离看了一看,眉头就是一皱。
简单来说,乡试虽然是一个选拔性的考试,但是考核标准大都在经义上,策论和诗赋所起的作用,不过是锦上添花。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