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舰队的生活渐渐进入日常,人们按照统一的作息表工作和生活着,维系着战舰的日常生命维持系统,大部分的工作都集中在食物和氧气的生产上面。
谁也不知道这趟旅程会飞多久,可能至少也得上百年,理论上来说,他们只是逃亡舰队上的第一代人,后面或许还会有第二代和第三代……直至第N代。
第一代人谁也活不到舰队最后登上陆地的时候,他们的余下的生命必然在这无尽的航程中衰老死去,成为未来文明的奠基石。
这是一趟只有出发,而没有到达的旅程。
逃亡舰队飞过了太阳,然后又经过水星轨道,重新一个个飞跃八大行星的轨道,最后离开冥王星,然后减速,一头扎进了乱石堆一般的柯伊伯带。
柯伊伯带天体,是太阳系形成时遗留下来的一些团块。在45亿年前,有许多这样的团块在更接近太阳的地方绕着太阳转动,它们互相碰撞,有的就结合在一起,形成地球和其他类地行星,以及气体巨行星的固体核。
在远离太阳的地方,那里的团块处在深度的冰冻之中,就一直原样保存了下来。柯伊伯带天体也许就是这样的一些遗留物,它们在太阳系刚开始形成的时候就已经在那里了。
柯伊伯带是所知的太阳系的边界,是太阳系大多数彗星的发源地。
有天文学家认为,由于冥王星的大小和柯伊伯带的小行星的大小相约,所以冥王星应该排除在九大行星之列,而归入柯伊伯带小行星的行列当中;而冥王星的卫星则应被当作是冥王星的伴星。
在距离太阳40~50个天文单位的位置,低倾角的轨道上,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一片空虚,是太阳系的尽头所在。
但事实上这里满布着径从数公里到上千公里的冰封物体,热闹无比,就是柯伊伯带。柯伊伯带上的这些物体的成形:如果按照行星形成的吸积理论解释,那就是他们在绕日运动的过程中发生碰撞,互相吸引,最后黏附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天体,形成的样子。
虽然从资料描述上来看,柯伊伯带似乎拥挤无比,热闹非凡,但实际到达这里之后郝志他们才发现,依旧是一望无际的空洞世界,漆黑的宇宙背景前方的路模糊一片。
所以战舰群虽然眼前一无所有,却不得不减速通过。
因为在如此高速的航行中,战舰的“眼睛”几乎是瞎的,按照每小时两千万公里的时速来算,战舰每秒钟飞行5555公里,而舰载雷达的最远探测距离是十万公里左右,已经达到了最大极限。
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前方出现任何陨石,从发现到规避,留给你的时间不会超过两秒钟,两秒钟对于这么高速飞行的战舰来说,完全做不了任何的规避动作,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激光武器清扫障碍物。
但这还是大型陨石碎块比较容易对付的情况,倘若只是一颗鸡蛋大小的陨石,想在十万公里以外用舰载激光武器打中它,即使有雷达定位坐标的情况下也是不可能的,你得拥有多么好的运气才能一下击中?
郝志他们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蓝色空间号战舰就已经被一颗类似大小的陨石给击毁了,几乎就是在一瞬间的事儿,高速冲击的陨石块从目视舷窗上凿了一个豌豆大小的洞,然后整个舰体像从中间被点燃了一般,瞬间爆炸起火。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