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兄弟,来,先干了这碗酒。”这醉汉现在完全是有点酒精中毒了,那思维意识很是混乱。
游志一边假模假样地喝着酒,一边故意套话道:“大哥,我是新来的。听说我们罗刹帮最近干了几票大的买卖?”
“是啊...咋的了啊?”醉汉口齿不清的回道。
“你说,我们怎么能悄悄地把这些肉票带出城外的啊?他们会老老实实跟着我们出城?”游志继续追问道,反正对方已经喝得酩酊大醉,根本就不会怀疑游志的身份了,这简直就成了有问必答了。
“你傻呀,当然是用蒙汗药了啊!你看见这院子里摆放的板车上面的棺材没有。这棺材里面就放了许多蒙汗药。只要我们抓了有钱的肉票,马上就把他给蒙翻了,然后直接就塞到棺材里面,给拉到城外来。这招他妈的太好用了,而且夜禁巡逻的都不会管我们!”这醉汉正得意的吹嘘着怎么绑肉票:“这招还是黄龙大哥给想出来的了......兄弟,你打听这个干嘛啊?来我们喝酒”......
名词解释:夜禁,也称宵禁。"宵"是夜晚,"禁"是禁止。宵禁就是禁止夜间的一切活动。
宵禁目的是为了防火防盗;其次,若是处于战争时期,敌军奸细或者奇袭部队也会选择在晚上潜入,所以城市里都必须要宵禁。另外,当灾荒和战乱发生时,会导致大量流民出现,夜间若没有宵禁管理,流民会一窝蜂的乘虚而入,这将会对政权造成极大的威胁。所以宵禁制度就是派人不间断夜间巡逻,以便能防患于未然。
宵禁制度,已经绵延了数千年,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被彻底废除了。
宵禁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周礼·秋官司寇》列出“司寤氏”一职位,并明确其职能:“掌夜时,以星分夜,以诏夜士夜禁,御晨行者,禁宵行者、夜游者”。这便是最早专门负责夜禁事宜的相关职司的记载。
唐朝的《宫卫令》规定:每天晚上衙门的漏刻"昼刻"已尽,就擂响六百下"闭门鼓";每天早上五更三点后,就擂响四百下"开门鼓"。凡是在"闭门鼓"后、"开门鼓"前在城里大街上无故行走的,就是触犯"犯夜"罪名,要笞打二十下。如果是为官府送信之类的公事,或是为了婚丧吉凶以及疾病买药请医的私事,那才可以得到街道巡逻者的同意后行走。
对违反宵禁令的人轻则拘禁,重则就地正法。
《史记》中也是写到:飞将军李广喝酒喝到很晚,回去的路上走到霸陵亭,被霸陵尉拦下。李广虽然自报家门,但霸陵尉却仍牛哄哄地说:“大将军尚且不允许夜行,何况你呢?”李广只好在亭子里挨了一宿。可见到了秦汉时期,夜禁制度已经是颇为严格了,就算是位高权重也是不能逾矩的。
就是这小说里的曹操当年也在洛阳当北部尉时,因为洛阳“夜禁”棒杀过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蹇硕是“十常侍”之一,十分受皇帝宠信,统领禁军,权倾朝野。)。虽然这蹇硕位高权重,但曹操还是秉公执法了!所以可见这夜禁对那时人的约束力是有多大的。</div>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