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应并不算多愁善感之人,该走的留不住,该留的也走不远。
许应也是明白自打自己踏上了修仙这条不归路,像这种事情,以后可能还会不断地去反复经历。
稍微感慨一下,许应也是收拾好自己的心情,重新投入到了紧张而又枯燥的修炼中去。
翌日清晨,还在打坐的许应竟然收到了观海师叔的传信,自然立即换了一身干净的万松门道袍,驾起万松剑就匆匆地赶往观海师叔所在的洞府。
许应此时虽说已经是筑基期的修士,但就身份来说还是青松谷内的万松门内门弟子。
一般来讲,内门弟子筑基五年以后才会被分配在其他的地方充作执事长老。
更加稀奇的是其他的新晋筑基弟子大多会被一位金丹期长老收作入门弟子,而许应这边却从未有收到其他金丹长老的传讯。
莫不是自己要拜入观海师叔门下了?
而观海师叔,作为成名已久的筑基修士,修为、见识和名声都是有的。
本就被万松门委以重任,再加上现在观海师叔结丹成功,一跃成为整个万松门几乎最尊贵的金丹期修士,其地位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许应飞了大半天的功夫才抵达观海师叔暂且居住的洞府,主要还是万松门里头禁制法阵太多不能敞开了速度御空飞行,这才费了大半天功夫。
观海师叔的洞府,位于万松山脉东侧的“风信谷”。
风信谷亦是万松门“七峰十二谷”。
平日里负责大宁与四周区域的采风任务,职能上可以定义为侦查机构。
许应甫一踏入观海老道的洞府,也是颇为诧异的。
作为堂堂一位金丹上人,洞府内居然无比简陋。
一方蒲团、一张木几、一座鼎炉便是全部。
丝毫未见到什么花里胡哨的装饰物。
观海师叔盘坐在蒲团上打坐修炼。
观海师叔惯听好话,这一点许应在洛京时候便是摸透。
故而许应一进门便是拱手说道:
“弟子许应拜见师叔。
今日进了师叔洞府,方明大道至简之意。”
观海神色不免,只是点了点头,说道:
“师侄勿要多言,心里晓得便是!”
说完,观海老道起身取出一张竹椅自顾自地躺了下来。
许应则是恭敬地站立在一旁,倾听观海师叔的敦敦教导。
不过师叔似乎只字不提收徒一事,倒是让许应有几分意外。
只听他开口说道:
“师侄这般懂事,我已求了掌门。
擢你为我风信谷执事,日后好生努力才是!”
“此为山南捕风使一职尚有空缺,贫道见你机灵也给你安排上了!”
话音未落,许应吃惊神色溢于言表,双手颤颤。
观海见状,又是开口说道:
“师侄你手莫要抖了,我知你怕是高兴坏了罢。”
高兴?
许应数不尽的埋怨之情。
山南捕风使,乃是五宗设立的职位,只设一位十年一轮。
通常情况下,都是犯了事的贬谪修士才会去履任。
山南,苦寒乏灵之地。
许应若去,修为进展必然缓慢。
修士修行争分夺秒恨不得每时每刻皆是在闭关修炼之中,哪有功夫白白浪费在检查凡间世俗身上?
许应刚欲开口驳请。
观海老道忽而从储物袋中取出一颗巴掌大的白珠丢给许应,笑道:
“师侄莫非以为老道成心难为你不成?
此物名元珠,价值不菲。
替代你山南修炼所需灵机绰绰有余。
我辈修士问道逍遥,不走遍五湖四海怎么能行?
山南一行不过是你道途的第一步罢了。”
“谨遵师叔口谕!”
既然不好反驳,许应也只好欣然接下。
没多久,许应便告辞回了自家洞府,为山南之行做起了筹备。
.....
大宁朝,安南郡,安南郡城。
又过了两月。
许应回洞府后,将东西收整齐备,便是直接御剑飞往了安南郡郡城所在。
飞剑落在城池外一处偏僻地方,许应换上一副大宁文人打扮,背上书箱充作求学士子入了城中。
城中有出客栈,此时客栈内却是喧闹异常。
“祝姑娘真是精明能干啊,上次从山南那边带了这么多珍稀宝贝过来!
这次依我看呐,又要满载而归哩!”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