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路的尽头是一排竹屋,两旁是数亩精心打理过的田地。
步入正中的竹屋内,云惠又惊又喜!
按那桌椅的规制,这里便是中厅。上首位置并无象征一家之主的主人椅,取而代之的是一道从天而降的水瀑。水瀑宽约一丈正对门口,两侧是整齐排列的圈椅,圈椅距离水瀑又有半丈宽的过道,故意引人入内探秘。
顺着过道穿过水瀑,眼前忽地一亮,视眼变得无比开阔,一条蜿蜒的清溪与水瀑相接。
清溪奔淌,春风柔拂。
溪水中点点红花,在暖阳之下与水花融合,起起伏伏,且美且静。
独那两条龙凤锦鲤肆意游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龙凤锦鲤可独特着呐!~
头似龙头,鱼须四条长而威武,鼻头开花且龙须环绕,鱼头摆动如龙啸山摇,霸气迫人。
尾鳍长似凤凰尾,似大将的战袍长大而宽,舞动时刚中带柔,粗中有细,志在千里。
尾部宽且散长,摆动时极象凤舞于天,吉祥如意,为此处增添富贵灵气。
如此美景与天相照,两侧各排列八间以鲜竹辟出的雅间与其相陪。再往里探,雅间又别出心裁。外侧的四间似是作休憩用,物件儿一应俱全;里侧的四间冒着高低不同的热气,显然是天然的汤池且温度各不相同。
如此看来…
竹屋的整体造型应是“凸字结构”。
再一细想,更令她思绪万千...
爷爷告诉过她,全国上下,故宫也就是如今的皇宫,可以说是浑然天成的凹凸结构。
在地图上将前朝和内廷各自所在的区域,沿着边缘分开,你会发现,前朝呈现出一个巨大的“凸”字形,而内廷则是与之相对的“凹”字形。
仅仅只这一组“凹凸”结构?
那可就想错了。
单看内廷,皇帝及其后妃等生活起居的地方,亦是一组“凹凸”结构!
再看前朝,整个紫禁城与午门到端门的通道,形成了一个更大的“凸”字形,而太庙和社稷坛形成了一个“凹”字形!
还不止如此!
明清时期天安门前的封闭广场与千步廊再次形成一个“凸”字形,而五军都督府、六部衙门等形成了“凹”字形。
内城与正阳门前的大道也构成了巨大无比的“凸”字形,外城的天坛和先农坛等组合起来,亦是“凹”字形。
若还要再深度探秘?
那便是京城的整体轮廓,恰好一个“凸”字形。
然,这个“凸”字的形成,却是偶然。
明初只有内城而无外城,明嘉靖时期为了增强京师的防卫,才开始修筑外城,但因财力不足,只修完了南边。
然而,偶然的必然,造就了京城以“凸”字形的轮廓一直延续。
“凹凸”如此之多...
一环套一环,一组连一组,说是偶然,谁都不信罢?
那它又象征什么呢?
在传统文化中,凸字象征着男根,引申为阳、为天、为乾等;凹字象征着女穴,引申为阴、为地、为坤等。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生生不息,孕育生命,万物成长。
凹凸结构的妙用,不仅是文化力量的体现,在风水上也起着生旺的绝大作用。历代帝王希冀以此永保子孙繁盛,家国万代。
古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呵,与她而言,完全不必。
她有她自己的人生观!
人生在世可不只是为了结婚生子繁衍后代,也为了看看这世上的花如何开,水如何流,太阳何时升起,夕阳何时落下……
挣大把大把的银子不香吗?
当贼富贼富的富婆不香吗?
养极美极美的仙容不香吗?
有时间结婚生孩子,不如自由由~
世界真的很大,并非一种人生。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