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六十二章 让花成花:耳目一新

2天前 作者: 好月月友

“这车棉花将制成三种医用物件儿,皆大有用处。每制成一样,你便献给四爷一样。如此,一来可令四爷多高兴几次且对你刮目相看;二来四爷日日能瞧见你在这儿勤恳辛苦定对你加倍怜惜。”

“就属你点子多!福晋就知道哭哭啼啼惹爷烦,我便做些事儿让爷乐上一乐。”

“没错!真不愧是李侧福晋,一点即透!”

李氏撸起袖子就要加油干:“那我这就开始,晚点爷回府便能瞧见。”

“倒是我疏忽了,呵呵。”

“那你且说说这第一样,制何物,如何制?”

“嗯...第一样先做医用脱脂棉。用棉花加碱煮开进行脱脂,然后晾干即可。不过需先用草木灰得到碱,一定要用硬木充分燃烧后的精细白灰才成。浸入水中沸煮约一炷香,放置一夜后可见其上有淡黄色清液,便是碱水了。有了碱水再与棉花同煮便可。”

“如此得做两日?”

“不出意外,今日得碱,明日制成,你便能献给四爷了。”

李氏一听来了劲儿:“来人啊,去寻草木灰来,定要那精细的白灰!”

“是,主子。”丫鬟领命赶紧跑出去办事儿。

半个时辰后,两个丫鬟抬着半袋草木灰倒进了一大锅水中开始熬煮。为了体现自个儿辛苦,李氏亲自站在锅边搅动,还真将自己搞得跟花猫一样。

腰酸背痛辛苦了一个多时辰,草木灰都煮好放一边儿晾着了,四爷和福晋还是未归。云惠本以为李氏会半途而废,不料李氏却自信满满地朝丫鬟丢过去一个荷包并且吩咐:“本侧福晋今日如此辛苦都是为了爷,可知如何做了?”

“奴婢马上安排,今日定将消息传入苏公公耳内。”

李氏得意:“这还差不多。”

她这一做法,月巴和月半全看在眼里,也算涨了姿势,默默记在心里,以备日后为主子效劳。云惠亦是对李氏耳目一新,能够意识到舆论的力量并且加以利用,李氏也算是人材了。

想当年,曹操本无名,便是靠引导舆论而知名。而传言曹操厉害的便是一句出自许劭对他的评价。

东汉末年有一个风气,就是一个人想要出人头地进入上流阶层,成为一个人物,就必须由着名的人物鉴赏家给他写一个鉴定品评,这样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许劭便是东汉末年着名的人物评论家。据说他在每个月初的初一都要对当时人物进行一次品评,人称为“月旦评”。

那个时候桥玄十分赏识曹操,就介绍他去拜见许劭。并且说,你曹操要进入上流阶层,出人头地,就一定要得到许劭的评语。

于是曹操就去找了许劭,没想到许劭拒绝发表任何意见,死活都不肯讲。于是曹操便使了一点不正当的手段,逼着许劭发表意见,许劭逼得实在没法便说了一句:“你这个人啊,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听了这句话后大悦而去,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奸雄的舆论由此传开,曹操如愿成为了知名人士。

不得不说,许劭点评的真是一针见血。

舆论引导本就是一大利器,有人被舆论压死,有人却利用舆论达成目的。

别看这贝勒府不过人丁上百,可若人人都说一句:“李侧福晋为了讨主子爷欢心如何辛苦都甘愿。”苏培盛能不禀告四爷?四爷又能无动于衷?

怕福晋听后也会气得吐血。</div>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