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书房。
胤禛放下手中的一个奏折,有些左右为难。旁边早就盯了他许久的高敏珠走了过来,适时的端上来茶。
“爷,请喝茶。可是有什么为难的事?我看您眉头紧锁。”
胤禛将折子往高敏珠手里一送,示意她自己看。
原来秋收在即,江南却突降暴雨,毁了大半还没来得及收割的稻米,江南道的巡抚递上来奏折,请求减免三年的赋税。
这个折子本来已经直接送到了康熙爷哪儿,也抄了一份留在宫里。这不,没过几天,康熙爷就让自己写一份赈灾的折子方案送过去,据说每个皇子都要写一份,越快越好。谁的方案好,重重有赏。
“爷,这是好事啊,您到底是哪里为难?”
“高敏珠”不明白。
“其实往年也有这样的例子,江南道巡抚请求减免三年的赋税也无可厚非。只是因为前几年打的那几场仗,国库里并不如先前那么充盈。国库所入大半都来自江南,再减免了江南三年的赋税……”
显然朝廷就要捉襟见肘。
这也是为何康熙爷没有直接准了奏折,而是让儿子们来出方案的意图。想找到一个折中的好方法。既能够安抚江南的民众,供他们度过难关,又能保持国库有足够的收入。
胤禛看清楚了这一点,所以才左右为难,其实他想去找太子聊一聊这些。太子和其他皇子们不一样,自小学的就是这些帝王权衡之术。纵然如今太子是名义上的闭宫思过,但是太子在处理这些事方面比自己强上许多,这也是事实。
只要太子有好方法,不仅是这次江南之局可解,也能趁机缓解皇阿玛和太子之间的误会和矛盾。
胤禛之所以还在犹豫,就是怕太子不愿意见自己。
“高敏珠”听了胤禛的犹豫,心中却是另有想法。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