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高敏珠当然没这个意思,现在就是她想干点儿啥,四爷这儿硬件条件也不满足呀。她的意思是,吃饱了就该工作了。
昨儿个晚上,苏培盛已经亲自进了一趟宫,给受了伤的四爷告假。永和宫德妃娘娘那儿也是顺便通知了一声。这不,今儿个一早送过来的一筐芒果和一筐鸭梨,半筐圣女果,都是宫里头赐下来的。
但是不上朝不代表可以纯歇着。康熙爷自个儿勤奋,自己的儿子们也都有样学样。不上朝,就在家读书,或者是看一看吏部的折子,最近朝堂上的大小事该上奏折就上奏折,这是家里办公的意思了。
胤禛翻看着今儿个送过来的朝堂简报,有人上了这么一个折子。
说如今康熙爷执政三十七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去岁又平定了蒙古那边的噶尔丹之乱,外忧去了大半,提议由康熙爷派有分量的人北上盛京代表皇上拜谒祖陵,告慰祖先。
朝堂上对于让谁代表康熙爷北上祭祖,顺道安抚蒙古的人选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有提议太子的,说太子乃是储君,代表父皇祭祖天经地义,没什么可说的。
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提议直郡王胤禔,满人最看重皇长子,入关前对于嫡庶之分并不多强烈。直到顺治爷入关后,为了安定民心,也为了符合汉人根深蒂固的执念,这才强调嫡庶之分,太子的身份不可侵犯。
所以,提出来由皇长子胤禔代表祭祖,呼声还不小。
最后康熙爷将折子留中不发,只说改日再论。然而,皇长子和太子之间的矛盾和纷争还是经由这件事,不再是私下里的遮遮掩掩,而是摆到了明面上。
据说下朝后,支持太子的索相和支持直郡王的明珠谁也没有搭理谁就离开了金銮殿。两位老大臣一把年纪,胡子都一大把了,朝堂上还当自己是二十岁出头的大小伙子,激情四射的辩论,若不是上头还坐着康熙爷,两人直接掐起来也很有可能。</div>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