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215章 刻骨铭心

11小时前 作者: 湛湛长江去

朱东进老先生说:“你们之间有话就直来直去地说。”

朱启瞻:“感觉你们有点像日韩式管理方式。”

易洲听出他的意思,穆广、路宇没有明白。

朱启瞻:“当然,这也是一种方式,说不定更适合中国,因为同样是儒教文化圈。”

这话在穆广听来,如同云山雾罩一般。朱启瞻:“从你的企业管理层人事安排看,你采取的是家族式管理方式。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易洲笑着补充道:“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比较低。”

朱启瞻:“但是,这种法人治理结构有问题。问题就在于,你承担了无限责任。”

路宇:“什么叫无限责任?”

易洲:“简单地说,假如企业亏损,你们把公司资产全部赔付之后,还要把自已家里的财产纳入进去赔偿。”

朱启瞻伸出四个指头:“我送你四个字:改制、上市。”他转向易洲,“易洲,也许穆广还没有弄明白,你是专家,我建议你以飞虹电线电缆企业为试点,引入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别老盯着给他们弄资金弄项目弄技术,应该在推动老区工业化方面做点事,在乡镇企业改组改制改造上做试验。”

穆广对上市一事虽有耳闻,但是感觉遥不可及。他很茫然,茫然的表情让朱启瞻感觉他心不在焉。事实上,与易洲的偶然重逢,穆广的思绪起伏不定。

而在易洲看来,时间,唯有时间,它像一把魔幻的梳子,理顺了一切的人事纠葛和情感交织。让他坦然面对。

朱启瞻司长没有放弃对穆广的诱导,他说:“电缆行业,既不能算劳动密集型产业,也不能算技术密集型产业。”

易洲:“那算什么?”

朱启瞻:“算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风险很大。上市既可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又可以分散投资风险。这是一个方向。”

易洲:“公司上市,首先要解决的是法人治理结构问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直白地说,首先要把公司变成股份制。要建立股份制,首先要解决产权问题,必须产权明晰。”

穆广:“产权明晰,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极其复杂。高河飞虹电线电缆厂,表面上是乡办企业,实际上,乡里没有投入一分钱,乡里也不干预我们。企业的核心管理层,就是我、路宇、杜江,我们三个合伙人。而我们三个人,产权也是不明晰的。”

“不!”路宇说,“在高河,谁都知道,飞虹就是穆广。”

穆广:“反过来,我穆广也几乎把我的身家性命与飞虹捆绑在一起。”

易洲:“这是一种宝贵的精神,但不是一种宝贵的体制。”</div>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