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他所说的破敌之法,那则也只不过是他的胡言乱语罢了!倘若他真有破敌的法门,那他也就不会沦落到此般田地了。
而他此番之所以要让刘循去城关御敌,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刘循,真正承受一次战斗的失败,然后在失败中总结教训,让他自己醒悟,反抗究竟有没有作用。
此种方式,虽然能够帮刘循意识到这一点。但这对于刘循来说,却也同样是一招险棋。
毕竟战场之上刀剑无情,万一在争斗之中,刘循惨死当场的话,那这经验教训之类的东西,自然也就失去意义了。
然而即便刘璋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的发生,但他却仍旧是哄骗着刘循,前往了城关。
由此可见,刘璋对于刘循,应该也是有着那么一丝厌恶,甚至都有可能是极度厌恶。
只是刘璋没有办法抛弃掉着父子之情,所以他才采取了这种方式,去劝诫刘循选择放弃。
而与此同时,吕布的攻城阵势,则也正在逐步拉大。虽然是佯攻,但在多半情况下,双方交手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
而至于那人员损失的事情,却也同样是无法避免。
由于吕布麾下兵士,驻守此处的时间实在是太过长久,以至于此时,吕布麾下兵士的身体素质,已经出现了下滑的情况。
并且,这种情况在攻城的过程中,也是得到了最为明显的体现。
当第三次攻击落败后,吕布便放缓了攻城的进度,而由于攻城正式的逐步扩大,城关这边的兵士聚集,则也是极度增多。
随着城关守卫的增加,城墙缺口处的迎击兵士,便也是得到了相应的缩减。甚至曾有一段时间,都已经出现了人员供应不足的情况。
不过,虽然是出现了这种情况,但赵云却仍旧未能成功突破,阻碍冲进城去。
双方此时仍旧处于僵持的状态,偶尔的对阵,则也往往是以势均力敌而收场。
三个小时后,天色已经大亮,初升的太阳,逐渐照亮成都城内外。
与此同时,先前一直驻守在营地内,未有所动的杜霍大军,此刻则也是拔营出征。
按照诸葛亮与张良所制定的计划,此时派兵攻城显然是最好的事情,因为城中守卫,需要同时兼顾两处缺口。
即便此时城中人员富足,但他们却仍旧无法在如此,迅捷的攻城进度中,同时应付两处的攻城兵士。
大军刚一抵达成都城外,吕布的攻城部队,便当即被关羽和张飞所在的队伍给替代了下来。
然而这一次,先前的佯攻,则也是彻底变为了真正的强攻。
而对于此番计划的改变,则也是张良与诸葛亮商讨之后,所作出的决定。
虽然强攻城池一直以来都不被人所看好,但当这一切是作用于,挖掘城池已经实行完毕的,前提之下的时候,这强攻城池的代价,便必然会有所衰减,甚至这种衰减,都将会达到史无前例的极致。</div>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