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顶什么样的轿子呢?
这是一顶异常排场的轿子,虽然它只是一顶两人抬的自备轿,黑油齐头、平顶皂幔,但在规制的格局之内却是华丽到了极点。
精致、典雅,有华贵的气息,以大处见,也就寻常富贵人家可以乘坐的轿子,可以小处见,这轿子的用料、做工、布置却绝非泛泛,很有雅调。
但就轿子的阵仗来说,就能看出威武之处,前后跟着十六个孔武汉子,前八后八,青布衫,月白缎套裤,牛皮腰带,脚上穿薄底快靴,头上辫子粗,脚底步伐稳,显得鲜亮爽利;单从这跟随的衣着上看,轿子里坐着就决非一般人。
此地人多官多,官儿从七品数到一品,城里城外到处都竖着旗杆刁斗,老爷便是各式各样的。谁知这是谁?
人们说这是大风门的赵掌门来啦。
哦,原来是武林中人。
天津武林之所以能名师荟萃,一是因为这里是北方最大的城市,也是租界城市,大量大清遗老,军阀寓居于此,需要大批武师看家护院,很多紫禁城里的大内高手也随着皇亲国戚云集津门;二也是因为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天津人尤其是周边区县都爱舞刀弄剑,行侠仗义。
这阵势已经把四合院里除了天不怕地不怕的面瓜公子之外的众人唬住了,特别是随着这顶轿子而来的还有很多民众,以及乡绅。
王路常真的被曹杰搞出名堂了,安民告示一道又一道,说的就是他的事儿,原本这些事儿没什么好说,但经过曹杰手下请的一些师爷秀才等能人的鼓吹,味道便重了,以“行侠仗义”为中心,“锄强扶弱”和“路见不平”为两个基本点,一阵宣扬,闯疯狗,杀强徒,慑劣绅,各种事迹,以玄乎又玄的文雅言语,全部刷成告示张贴。
曹杰的理由是为免士绅及范奎背后暗中的主使人以他当街杀人为理由反攻,先将侠义的名头戴在自己头上,便是百姓都认可了,其他地方就好说。
其实王路常想问,百姓认不认可有那么重要么?这世道,有权有势的谁他妈还听百姓的声音了?
但曹杰总是为他好,他也就没说什么,就是觉得太过了,自己并没有做那么多好事,只是为了保住自己小命并且还利用了曹杰的势力而已,没有那么大的侠义,出发点纯粹是为了自己。
但也不能说王路常半点好事儿也没做,无论是范奎,渔网老人,赵水虎,还有疯狗帮,这些都是实打实坐在老百姓头上指手画脚的人,只要用心,随便一查都是劣迹斑斑,人们怕这些人,但并不代表敬畏和喜爱。
泥丸谢不一样,随意他还活着。
所以如今大量的老百姓随着有德望的乡绅,以赵道新掌门为领头人,代表津门一方势力,前来为王路常祝贺,送来了厚礼和钱帖,还有一块书法大家写的大漆描金的横匾:“少年英雄”。
尤其那“少年”的“少”写得更是气势磅礴,那一竖节节攀高,就像王路常手中的竹竿似的,既精准又勇猛。
轿夫扬起轿扛,两个跟随上去左右一齐撩起轿帘,打里边走出一个老者:清瘦脸儿,灰白胡子,眉毛像谷穗长长地从两边耷拉下来,这是长寿和精气足的象征;身穿一件扎眼的紫色团花袍子,宝蓝色贡缎马褂,帽翅上顶着一块碧绿的翡翠帽正,镶在带牙的金托子上,富贵非常。他微笑着嘴角,摆着仪态,摇着折扇,在这热腾腾的天儿,气不喘脸不红汗不出,气质高贵,看上去,不是微服私访的大官,就是家财万贯的大老爷。
但人们叫他赵掌门。
津门武林大风门赵道新掌门。
天啊,王路常真的吓到了,天津卫这地方,藏龙卧虎,潜龙伏蛟,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后边有能人,以后不知还要引出嘛样的凶神恶煞呢。
幸好这赵掌门看起来不像是来找茬要他小命的。
大家一同恭喜道贺上来,什么少年英雄,津门俊杰,仪表堂堂,师出名门都说了,一遍又一遍,王路常从没有见过这种阵仗,这是怎么回事?算是功成名就了?有人求他收徒的,有人请他看家护院的,有人要他入伙干大事儿的,不一而足,抢着来
王路常感觉不对劲了,想到了一个词“捧杀”。
这是曹杰的意思?还是别的什么门道?
曹杰确实有捧他的意思,但杀不杀还得看情况,为了京城那位不久之后的大事儿,这天津卫必须安静下来,确保完全能够掌握,这回要杀鸡儆猴,特别是手中资料所指,他已经有了门道和计较。
他一个小小的守备,做不了太多,原本时间充裕,可以慢慢收集津门世家豪阀权门贵胄各种人物的隐秘,最后个个击破然后靠着京城那位的手段全部握在手中,可是听说同治皇帝快不行了,所有事情必须加快。
一想到自己主子手下那个养狗的老人家,他忍不住就是心惊胆寒,那人居然连皇帝都敢动,极其可怕。
看着手中的资料,曹杰也没想到,那家伙居然惹了清流帮农十三,决定捧一捧王路常,然后将矛盾集中在他身上,自己从侧面出击,现下看来,矛盾确实在他身上,人家要对付的也是他,原本死几个人只是小事,可是谁让他杀的是津门农十三的儿子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div>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