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街道厅”的御史、工部员司和步军统领衙门员司都在。
施工之地长约二百丈,一些硬木条以及长长的狭窄铁槽,不知道要干什么。
这一场施工,被很多中国人鄙夷,围观着很多懒洋洋的人,主持施工的洋人满脸汗水,随意一扫的眼神中满是轻视。
这是眼界的问题。
谁也不会想到,两百年后,这样的横木以及铁槽会铺满华夏大地,在上面呼啸而过的钢铁巨兽将帝都到广州府两千余里的路程所需要的数月时间缩短至仅仅一天不到。
这是历史性的建设,只有主持施工的英国商人杜兰德知道,这条长约五百米的供人观赏的、有小型蒸汽机车行驶的模型铁路,是这个腐朽的庞大帝国的第一条铁路。
……
嘉庆以来,北京城已有收费公厕,“入者必酬以一钱”。但人们仍公然在街中便溺,住户又往街上倾倒便器,加上过往畜车的牛粪马尿,致使有的街道“粪盈墙侧土盈街”,大街小巷弥漫着恶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div>
人们还经常攥着一把路面的泥土调侃:“人中黄(粪)、人中白(尿)、牛溲、马勃、灶心土,各等分,无根水(雨雪)调匀之,用日晒干,车轮碾为细末,西北风送入鼻中服之,令人名利之心自然消灭。”讽意辛辣。
也难怪洋人不适应。
城内交通要道上,不仅甬路高出地面,路高而狭窄,而且两旁还多摆摊售货,车马行人一齐拥到路上,此时堵住,王子昂半天无法行走。
城内胡同小巷也往来无序。“车夫习气,向以相让为羞”,于是争吵开骂,一堵多时,行人与车,谁也动弹不得。
这就是人人向往的紫禁城!
清朝的宗室贵族在王朝的建立和统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满族兴起的初期及在入关逐鹿中原的过程中,宗室贵族南征北战、东挡西杀,有些甚至死于战阵,如敬谨亲王尼堪就死于平定明朝残余势力的战争中,建国后他们又在皇权机构和维护王朝的统治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正是如此,其分封制度也就与明代不同,即“诸王不赐土,而其封号但予嘉名,不加郡国,视明尤善。”
因此在北京城内就出现了大量的王公府第。
然而随着王朝的衰弱以及受到帝国主义势力入侵的影响,各国公使常驻北京。
为建立使馆,英国政府先后提出租借怡亲王府和肃亲王府遭拒绝,但在英国不断施压下清政府不得不将奕梁府第租借给英国。
着实可笑、可悲、可叹。
找了一间客栈,入住休憩,简单的梳洗吃食。
躺在床上,摸摸脖子上的陶片“抉微”,放到嘴唇上亲了一口,感觉像是女儿那嫩嘟嘟的小脸。
……
眯着眼,半睡半醒,不觉已经入夜,北京城灯火通明。
往外看去,烛光一片一片,犹如漫天繁星,装点在这肮脏的古城中。
黑夜掩盖了丑陋和贫瘠,透出门窗的光辉照耀着的尽是美好。
昏黄的灯光令人昏昏欲睡,王子昂却毫无睡意,甚至兴奋。
临窗而立,扫视一眼。
那些豪奢的所谓公使馆,满是黑暗。
跟王子昂见过的那些小气而扭捏的西洋建筑比起来,华夏的建筑传统是开放。无论是院落建筑还是城市建筑,总是不厌其烦的大建其门,而西洋建筑就王子昂所见过的来说顶多只有一个大门。
华夏传统文化相对封闭,可是建筑却相对开放。
……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
王子昂屏气凝神,整个天地一片寂静。
狭长的丹凤眸神光凝聚。
皇宫附近则出现了一队队来回巡逻的带甲侍卫。
身形一动便窜了出去。
鬼魅一般隐身在黑暗中。
来到高大厚实的城墙,眼见一队侍卫由城头走过,脚尖在粗糙的墙砖上一点,借力弹起,如鹞子腾空,在墙壁上几个点跃,三五下便上了城头,一个闪身消失不见。</div>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