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州府百姓就在这股热闹欢庆的气氛中迎来了宣武三十九年。
崔家一大家子虽然是头一回在明州府过年,但并没有什么不适应的。不管是在哪里过年,大抵都大同小异,不是给别人拜年,就是等着别人给自己拜年。
大人们过年只有一个字:忙。特别是崔维桢和叶蓁蓁身为一府父母,就更忙碌了。最开心、最无忧无虑的,当属小朋友们了。
过年有不打小孩的习俗,他们可劲儿地玩闹,出去街上挨家挨户地拜年,还能收到各种瓜果铜钱,别提有多美了。可以说过年的时候,是小孩子们串门最多的时候。
而知府后衙门,也就是崔府,成为附近小孩儿最喜欢打卡的地点。只要他们过来拜年,不仅能从门房那儿得到两个铜钱,还有各色糖果和糕点,无论是糖果还是糕点,那滋味都远胜他们平日吃过的,有见过世面的小孩儿,比望春楼的糕点还要好吃呢。
最让他们高兴的是,知府家的大人们大方慈善,无论他们来多少回,每回都能得到压岁钱和零嘴,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更多小朋友爱往知府衙门跑了。
有些人家实在不好意思自家小孩儿去占便宜,便把自家准备的年货或者特色小吃送去崔府以表感谢,门房竟不拒绝,非常和气地代主家道了谢,还随了许多小朋友爱吃的糕点,一点儿也没叫对方吃亏了。
于是,崔府的慈善之名愈发远扬,特别是在小朋友们的心目中,那简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了。</div>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