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开辟盛唐,于是找到当时闻名天下的李淳风与袁天罡,对大唐国运进行了推演。
当时在朝堂之上,百官围拢之中,李淳风与袁天罡合力以宿命八卦推演,其中李淳风负责写其上的诗文,而袁天罡则负责绘制图像。
结果朝堂上二人合力推演,变成了两个人的一场比试,二人从唐总纲起,一直向后推演,推演出了其后两千年的世间宿命。
直至天色已晚,袁天罡才终于反应过来,继续比拼推演下去,恐要泄露太多天机,于是他便推了推李淳风的背,告之:“天色已晚,天机不可再泄。”
两人就此罢手,但也作出了一部名为《推背图》之奇书。
《推背图》之中共包含六十象,每一象以干支作为序列,包含一个卦象、一幅图像、谶语以及颂曰的律诗一首。
而现如今,正值《推背图》之中第十三象与第十四象更迭交替当中。
此象之图乃是围墙院中有一口井,而一侧则是个背柴的樵夫,这樵夫正在持着铲子,填埋着这口井,在其背上所背之柴之中,有一根柴其上生出了叶片,独木而立。
而其谶曰则为:
围墙正中井,已败自当填。李树枯荣尽,柴樵再种天。
此谶乃是负责画图的袁天罡所做。
而接下来,则是一则由李淳风所作的颂曰:
金木水火土已终,十叁童子五王公。英明重见太平日,五十叁参运再通。
逍遥子与扶摇子共尊李淳风、袁天罡为祖师,二人虽师父、师祖不同,但却最终能够追溯到李淳风与袁天罡二人。
而李淳风与袁天罡离世时,曾留给后人一件事情,那就是李唐寿命尽后,要在适合之时机,为天下择出新主。
现如今逍遥子与扶摇子同时将目光锁定在了《推背图》第十四象所在,又以易学、卦象、以及天象,断定李唐龙脉位移华山,以华山为根基,并再无移位之象,并算准了今年须来华山静候。
今日张寒城等人突登华山,赵九重背柴荣而来。
逍遥子与扶摇子陈抟早就已经断定,天下新主乃为与周、武、樵、柴有关。
如今柴荣突现,姓柴名荣,又在华山,分明对应了推背图第十四象。
知道柴荣可能将会是李唐枯败之后,天下新荣之主,逍遥子与扶摇子各化袁天罡、李淳风之两脉择主之比,也就此真正展开。
谁能将柴荣拉到自己这一方,谁便要为天下择主成功,到时辅其成为天下之主,再开天下平定气象。
逍遥子与扶摇子皆盯着柴荣,令柴荣有些茫然不适。
柴荣恭敬道:“既然二位先生要与我一叙,但不如我们三人共同一叙如何……何必为了这小事争高下。”
逍遥子目光闪烁,道:“对于我来说,这不是小事,你速从我二人之中选一人,先与你叙话。”
柴荣陷入了沉默当中,这事情总归有些难做,答应了一方,便要令另一方不开心。
扶摇子淡笑道:“柴荣小友,应当能够做出正确之选择,这逍遥如此年轻,火候不到,你看我白发苍苍,自是更加适合与你一叙。”
逍遥子喝道:“陈抟兄有些过分了,相貌年轻与否,怎可能论见识长短,你分明已经老眼昏花,土已埋到了脖子,更何况先来后到,是我先提及此事。”
扶摇子笑了笑,道:“我不与你这小孩子争论,柴荣,你选吧,不必害怕得罪老夫。”
赵九重、张寒城等人看着这一幕,只觉得糊里糊涂,这一切发生的莫名其妙。
柴荣万分无奈,最终只能抱拳向两人赔罪,尽展其礼仪为人:“这位年轻的先生所说的极是,虽未先定先来后到,但先来后到乃是俗成之道理,既然这位先生是先来,我自然需要秉承规则,先与这位年轻的先生叙话,还望老先生莫怪。”
扶摇子看着柴荣,发出了幽幽长叹声,道:“也罢,也罢,看来这先机,已经叫逍遥给夺走了。”
逍遥子嘴角勾起,看着柴荣点了点头,抬手引向华山巅峰的另一端,道:“请。”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