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何难!走,咱这就过去一试便知。”
张石宪与申蒙佑跟随张景圣向靠里方向走出二十余米,果见有一溜三孔被厚重石板堵着洞口的古老套洞。三个人挽起衣袖一起上阵,你搬我扛,竭尽全力,尝试着变换几个方案和角度,最终将其中靠里的一孔套洞打开,发现数百米深的套洞内排列有长长一溜闲置的硝池,还有堆积如山的边角料和废弃物。
紧接着,他们又一鼓作气将紧邻的另一孔套洞打开,竟发现在长约百米的山洞内,有人为形成的四处浩大的工作面,每个工作面均有几个硝池和大大小小的灶台,洞内还散落着大量破碎的工用瓷器。
于是,他们又马不停蹄地打开第三孔套洞,看到里面乱七八糟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原材料。申蒙佑随手翻了一下,发现硝石、木炭、硫磺等火药制作的基本原料在这里都一应俱全,三人脸上同时露出欣喜之色。
申蒙佑他们从三孔套洞所藏器械及物资可以断定,这里已基本具备了火药及臼炮生产的基本条件,所缺少的仅仅是对陈旧设施的改造、修复和完善,此外就是硝石、赤磷等主要原料的筹备与储藏问题。但不管怎样,能够找到生产火药和臼炮的原始作坊,这本身就足以令人振奋不已,甚至要喜极而泣!
激动亢奋过后,张石宪强使自己冷静下来,招呼老爹及申蒙佑坐到近前,仔细合计眼下都需要哪些方面的事情要办,然后临时分工,由申蒙佑负责对制作工艺深入探究及制作设备的完善修复,由张景圣负责现场维护及施工制作,由王凝改负责原材料的筹集及调配。张石宪则自告奋勇担当起大家公认最重要的艰巨任务——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尽快组建属于农友自己的抗日队伍。
计议完毕,张景圣仍按原路将张石宪、申蒙佑送至秘洞口处,将洞中所见所议简要告知留守洞口负责放哨的王凝改。王凝改听后异常振奋,当即表示要不遗余力配合大家完成这项宏大而艰巨的神圣使命。
问及地面上敌方动静时,王凝改小声告诉他们,方才还听到上面叽里呱啦一片喧嚣,也就刚刚又偃旗息鼓没了声音。张景圣谨慎地打开洞口探出头去,向着外面又仔细了望了一会儿,确认没有任何异常情况后,方才将张石宪三人一一送出……</div>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