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六字真言,乃是”程凯拖了一个长长的鼻音,直到李异有些不耐了,才继续说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以及,敌退我追。”
“哦?”李异面露思索,直到战马又走出好远才回过神来,“程将军的十六字真言真是让某大开眼界啊!敢问这是将军自己总结出来的,还是关将军教导的?”
“呵呵,倒不是师父教导的,不过却也不是凯自己总结的,而是另有他人传授。”抄袭一些后世的诗句,程凯倒是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但是如果把那伟人的思想据为己有,即便是无人知晓,程凯也是心有惭愧啊。
听到程凯的话,李异却是越发怀疑时程凯自己琢磨出来,只不过是在谦虚罢了。他倒是没有认为是关羽传授的,因为程凯没有必要这样做。
“那么,第一步我们去哪里?”有了方针,李异也是颇为认可,但是仅仅只有方阵还是不够的,李异对于接下来的行动还是有些疑惑。
“其实,现在我们有两件事情需要去做。”程凯认真道:“第一个,自然是守护宜定城,防止敌军直接攻打宜定县。这是我们一定要做的,即便不能阻挡蜀军,也要尽可能缓滞蜀军的步伐。”
“而第二件事,则是阻止蜀军北上。秭归城北部,对于蜀军而言是极为重要的。蜀军如果不能尽早占据平坦许多的江北之地,被曹军钻了空子,那蜀军的状况将极为尴尬。蜀军一方面不可能在这种时候与曹操开战,另一方面也必须时刻提防曹操的偷袭。”
“而蜀军一旦占据了整个秭归北部的平原,那么蜀军的战略空间将极大扩展,既能节省许多兵力,又能使后方的水军肆无忌惮地顺江而下,我军将极其不利。”
历史上,刘备在得到秭归城之后正是这样做的。黄权北上防御曹丕,张南南下进攻夷道,同时配合马良说服的武陵沙摩柯部,而吴班的水军则顺江而下,驻扎两岸。
吴军在陆逊的指挥之下战略撤退,直到夷陵、猇亭一代开始正式防御,虽然说是智慧,但是从另一方面而言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秭归北面的平原没有丢失,蜀军怎么可能敢如此大肆进攻?
现在站在江东的立场之上,程凯自然是希望能够尽可能地扭转一切不利因素的。毕竟,说什么历史是必然这种东西,那只是大的方向,其实很多东西都是偶然的。
就拿猇亭之战来说,如果刘备没有那般托大,如果诸葛亮的信能够早一些抵达,那结果想来,不说彻底扭转,至少也是会有着些许变化的。
而这个世界的猇亭之战,至少程凯是没有听说诸葛亮反对出兵的,毕竟就连关张突袭的计策都是诸葛亮的手笔,怎么可能会不时刻注意着荆州战场?
况且,关羽没有身死,张飞也还未憋屈身亡,刘备自然也就不会急于进兵,久经战阵的刘备怎么可能犯下那般大错?
尤其是现在关张的突袭已经改变了历史的情况下,谁就能保证吕蒙能够像陆逊一样,完成一场漂亮至极的反击战,将诸葛亮如同急躁的刘备一样玩弄于鼓掌之中?
“好吧好吧。”李异苦笑着说道:“程将军,你说的这些某虽然想不到,但是你这么一说,某甚为赞同。将军有什么具体谋略的话,直接吩咐便是,不必向某解释这么多。”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