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的时候,小白所在的班级里有很多同学都考到了县城里,甚至市区里去上学。大家都说那里的老师更厉害,学校也比村里的好,专业一点的说法,叫做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班主任也跟孟小白谈过,以她的成绩,考个好一点儿的名次,甚至可以拿到奖学金。
然而孟小白毫不动心,没办法,家里没钱呀!就连去镇上考试的车费,她都心疼得舍不得掏。在不给父母增加负担这方面,孟小白自认,她一直是做得很不错的。那时候她想,才初中呢,急什么?高中再说吧。
初中的时候,孟小白有一群玩得很好很好的小伙伴。她从不是个擅长交际的人才,但小学毕业那会儿,大家不约而同的,关系似乎就是亲密了很多。
那种感觉真是奇妙极了!原本见了面也不会打招呼的人,在即将各奔东西之际,忽然就懂得了彼此珍惜。
除了从小学一起升学的老同学,初中还聚集了来自不同地方的其他学生,然而大家还是会先去找自己原本就相熟的朋友圈,于是,小学同学就成了最好的朋友,在初到的陌生的中学里,她们几乎形影不离。
中学不像小学,从家里走几步路就能到学校,好在孟小白有远见,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骑脚踏车。
说来学习脚踏车,可比课堂上学习难得多了,她在这方面没天赋。花了好几十天,没日没夜扶着脚踏车在院子里蹬来蹬去,终于在某一天灵光一闪,福至心灵,她可以踩着脚踏车完整地在院子里转圈圈不掉下来的时候,小两岁跑来凑了一下午热闹的小表妹也会了……
果然每个人的天赋都不一样,小白这个表妹虽然是个学渣,在学骑车方面,偏偏就是个天才。
初一开学前夕,孟小白的父母特地带她到镇上选了辆脚踏车,她很懂事,挑了一辆价格一百多的,她知道这个价格家里负担得起。
小白的好朋友艳艳,前几天家里也给她买了辆车,价格三百多,她觉得有点儿贵了。艳艳却说:“我爸说了,初中三年呢,肯定要买好一点儿的。”
小白笑了笑,说:“也对。”
轮到她自己,她还是挑了辆普通的,谁让她非逼自己把安贫乐道的陶渊明当了偶像呢?只好尽力把所有的浮华虚荣,一次次掐死在摇篮里。
初中的那三年,好朋友艳艳每天骑着自行车来叫她一起去上学,还有阿兰,还有十一,有时两三个,有时三五个,少女们正值青春年少,一个个朝气蓬勃,浑身上下都散发着青春的美好气息。
她们踩着脚踏车,一路徜徉在清晨的阳光雨露中,呼吸着温润微凉的空气,留下一路的欢声笑语,那一段岁月,即便远去,依然在记忆中一片静好。
初中毕业的时候,又是一次分别,然而大家似乎都更关心自己未来的归宿。
孟小白还记得初三的那个暑假,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来得特别迟,她从第一个月的期待,到第二个月的紧张,到了第三个月,她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没学校要了?和她一样担忧的,还有她的父母。等到最后暑假结束的时候,她的体重骤降了整整五斤。
录取通知书到的那天,孟小白紧张了一个夏天的精神才算放松下来,那一刻,就像是雨过天晴,阳光从风雨后透出来,虽然只是薄薄一张通知书,但经过三个月的苦苦等候,它早已变得闪闪发光,地位蹭蹭蹭越过了全世界。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