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明是一个“老人”了,说的好听点,是城市频道的资深导播。
他年轻时性格耿直,和领导关系很差,在职级上一直“稳坐钓鱼台”,再后来,年纪大了,更与升迁的机会无缘了。
但是,他的业务能力还是响当当的。城市频道的很多大型直播,有他在,就有了主心骨,不会差什么岔子。大家都尊称他为“樊老”。
不过,还是那个老问题,城市频道没有制片人愿意用他,工作能力、工作态度是没问题,只是不好“控制”啊。
在一个节目组,导播和制片人的关系也很微妙。
名义上,制片人领导一切,但实际上,导播与节目制作人的地位是相等的,名义上是隶属关系,但发挥的却是制衡作用。
制作人提出节目构想或是指示编导撰写台本、编制节目流程,但这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要想把纸面上的设想转化为镜头语言,就需要导播能够理解配合且有能力去完美呈现。
导播要思考设计节目的分镜,指挥整个技术团队包括助理导播、技术、美术、音乐、灯光、布景、道具以及副控室工程等各部门,让大家协力配合,才能完成节目制作。
可以说,导播是一档节目录制的实际执行者,不但要有戏剧、电影、广播、音乐、舞蹈的素养和常识,同时需要有丰富的学识、组织的能力,并具备灵活的头脑及反应,更要有指挥才能和实操经验。总而言之,导播是技术总指挥。
这录播节目相对还好些,要是直播的话,导播更是神一般的存在!制片人和编导的所有构想,要想完美呈现在电视观众面前,真的就是完全依靠导播的能力和态度了。
所以说,节目制片人不是好当的,带一个团队,既需要在外面与客户应酬拉赞助,还要处理好和导播的关系,有的节目组甚至还有强势的主持人,也得周旋好。
三个字:苦!累!烦!
但连雨初生牛犊不怕虎,反正第一次做制片人,心想,你要强势,那你就做灵魂人物,只要能把节目做好就行。说到底,还是连雨没有权力欲望,只想着把节目做好。
而且,一个导播会不会“欺负”制片人、会不会分割权力,和制片人本身也有很大关系。如果制片人实力不凡,能编、能拍、能导、能剪,那么导播也会客气。所以,连雨还是很自信的。
…………
眼下,樊明正在副控室,目不转睛地盯着监视器上的画面,指挥几个摄像机位的调整。
春晓来到演播室的录影棚。
虽然人都在,但还是没有想象中那种蜂拥上前欢迎的场景。大家依旧各忙各的,见到了,只是点头致意,或是问声好而已。
春晓冷若冰霜的脸色没人看,满腔的怒火也无处倾泻,直恨的牙痒痒。
说来也巧,樊明正想看看主持人坐在沙发上,机位该如何调整,才能呈现出主持人最好的样子。他本想让一个和春晓差不多高矮的编导代替,不成想,正好看到春晓出现在监视器画面中,就在耳麦里对一个女编导胡瑛说,让春晓坐上沙发。
胡瑛按要求,乖巧地跑到春晓面前,一五一十地说了:“春老师,樊老让你做到沙发上,好根据你的身高,调试下机位。”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