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不在意道:“贵不贵客,皆是身外之物,居士登天门,入铜佛,凭栏远眺,望江而兴叹,倒也是性情中人,只是心中有大志,却难以抒怀。”
顾青知微微差异,心中暗道:这和尚看上去平平无奇,猜其人的心思倒是十分的准确。
“大师慧眼如炬,我观铜佛寺立寺久矣,为何香火不盛?寺内现有僧侣几人在册?”
顾青知背着手,在护卫的陪伴下,散步于寺内。
和尚一直陪在顾青知身边,他能够感知到顾青知绝非良人,所以他时刻都小心的应付着。
“小僧尝闻城内外百姓苛苦又有何人可入寺礼佛?”
“城内亦有鼎盛之庙宇,何必求远舍近?”
“铜佛寺起起落落,屡遭患难,则庙宇不兴,又有何人可信?”
和尚冲着顾青知给出了三点香火不盛的缘由,紧接着和尚又说道:“鄙寺现如今现有四人,居士眼见三人,还有小僧师父。”
“哦?大师的师父一定是得道高僧,不知鄙人能否有幸一见?”顾青知顿时兴奋道。
和尚面露难色,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顾青知,他知道顾青知肯定想见自己师父,可他师父一直在闭关悟禅,怎可被打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div>
忽然,寺内传来一声叹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既然施主来到鄙寺,还请入内一叙!”
灰袍和尚听得自己的师父邀请顾青知进去叙旧,他纵使想拦,却也不好下手。
于是,他便做了个请的姿势。
顾青知进入狭小的房间之后,只见一位白眉白须老和尚盘腿坐在石床之上。
“阿弥陀佛。”
顾青知看向和尚,忽然问道:“苔覆石床新,师曾占几春。”
老和尚猛地睁开眼睛,盯着顾青知。
他知道,但凡是有学问的大家,对有关佛家渊源的一些诗词有足够的了解并不稀奇,只是没想到此人年纪轻轻,竟然也对这些东西颇有了解。
“老衲已在此枯坐一十三载。”
顾青知又笑道:“不知大师可参悟?”
老和尚摇摇头。
顾青知自顾自的坐在老和尚对面,望着老和尚的模样,又说道:“暂诣高僧话,来寻野寺孤。登高及远眺,铜佛有千秋。”
顾青知的意思是自己忙里偷闲来和尊敬的大师谈禅,无意中寻找到这座寺庙。登高极目远眺之后,发现铜佛寺中藏有千秋。
顾青知所说的千秋,便是猜测傅安辉藏匿在此。
老和尚微微一愣,再次深深的看了一眼顾青知,回应道:“貌古眉如雪,看经二十霜。寻常对诗客,只劝疗心疮。”
老和尚的回应十分巧妙,他没有直接回答顾青知的问题,而是表达自己的意思。
老和尚说:别看我的容貌上眉毛像雪一样白了,看着像似经历了二十载。其实啊,他一直在寻找经常能对诗之人,只想劝慰自己修复心伤。
老和尚巧妙的避开了顾青知的问题,但却有没有完全将话说死。
傅安辉也有可能就是老和尚寻找的对诗之人。
顾青知轻笑一声,暗道老和尚滑头。
他忽然又想到当初诗仙李太白写下的人生中唯一一首菩萨赞诗……</div>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