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一个不太知名的小镇子,四通八达,来来往往有许多的贩夫走卒、客商游子。他们路过时候渴了累了,就找一家小茶肆,坐下来要一碗茶水喝喝,歇歇脚。
茶馆里面经常会有游走江湖的说书人,他们就靠着一张嘴和满脑袋的故事,东走西逛,挣几张馍馍钱。茶馆的老板也很乐意这样的人来,在他们的茶馆里面说书,说得好的,反而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吃茶。
一个小茶肆,台上站着一个瞎眼的中年人,一身朴素长衫,缝缝补补几个补丁,手上拄着一根竹杖。
这个瞎眼人抱拳团团作揖,道:“大家伙儿,叨扰了。今咱就说一说四十多年前的一桩风云事件。”底下的人就问了:“这四十年前发生的什么事情啊?”
那瞎眼人坐下,把竹杖放在一边,双手放在台面上,背挺得直直的,道:“这一事件,和当今江湖中一个鼎鼎有名的人物相关,只要我说一个字,担保大家都能猜得出来。”
底下的人就轰然道:“那你可说说,是什么人物,这般了不得,我们全都知道。”
瞎眼人顿了一顿,道:“这个人姓唐,大家可知道我今天要说的是什么故事了吧。”
底下的人哗然,咋舌道:“你不要命了,敢在背后说唐庄主,要是被哪个不怀好意的拿去搬弄是非,你可就惨了。”
瞎眼人却面不改色,淡然而笑,道:“他的故事才最精彩,当今武林之中,除他之外,别人我还不乐意说呢。现在的人只知道唐不贪是天下第一的高手,为人阴晴不定,邪门得很,都不愿意去和他做对,避而远之,有几个人真正了解他的前生今世啊。”
这个瞎眼的人竟然敢直呼唐不贪的名讳,可真让底下坐着的人打心眼里佩服,认他肯定也是一个隐世高人,要么就是不要命的。
一传十十传百,这小小茶肆来了一个瞎眼的说书人,竟然要给大家将唐不贪四十年前发生的事情,这位风云人物的传记,有谁不愿意来听一听,霎时间,里三层外三层,那是站满了人。
茶肆的老板可就笑得合不拢嘴了,挨着吆喝自己的茶,来这儿听书的,有几个会不点一杯茶喝喝。
只听那个瞎眼老头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随后道:“这唐不贪在四十年前就名满江湖,他那时候的所作所为亦正亦邪,叫江湖人士好不头疼。偏偏武功高强,人们有奈何不得他,以多欺少又显得不太光明正大。
“唐不贪成名甚早,在十三岁的时候,就凭着一身的胆气,在前辈手上过了百招才败,初露头角。后来更是在江湖中混得风生水起。
“这人成名越早,就难免会自负自打得紧,眼高于世,认为自己是天底下最厉害的人,谁也比不上自己。”
说到这话,听客之中立刻就响起了一片赞同之声,道:“这话说的倒是很有道理,一个人若是比大多数人优秀,心性不稳重的时候,最容易骄傲自大,可就容易吃大亏了。”
瞎子说书人道:“不错,骄傲自大就容易吃大亏。唐不贪就因为他的狂妄自负,吃了最大的一个亏,但同时,这个江湖也付出了惨重的一个代价。”
这件事情发生在太久远了,况且也不是什么太值得说起来的事情,是以当年的许多门派都心照不宣保持了沉默,并不大肆传谈,以至于四十年后,大家就都不知道了。
此刻听起瞎眼说书人的话,底下的人无不惊呼道:“到底是什么惨重的代价?”
那个瞎眼说书人喝了一口茶,道;“这话还得慢慢说,急不得,有个头尾顺序。大家听我慢慢道来就是。
“刚说到这唐不贪成名之后不面就心高气傲,眼里自此再也瞧不上江湖中的各路人马,因此得罪了许多人。但是他确实是个英才,这一点大家虽然讨厌他,却不得不在心底佩服承认确实比不过他。
“唐不贪在他四十岁的那一年,他觉得自己成就广大,一定要办一场轰轰烈烈的宴席,史无前例才配得上他。遇上便广发请帖,邀请众多的武林豪杰前去替他的寿宴贺喜。这虽然说的是请,可是帖子上面言辞颇为锋利,隐隐有着威胁的意思。”
说到这里,低下的人又叽叽喳喳议论起来,道:“这样的话,只怕没有什么人会乐意去了吧。”
瞎眼说书人道:“这你们可就猜错了,生气归生气,可是去的人可不少。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啊,接到请帖之后,当时许多的豪杰们就聚在一起,大家伙商议,这个唐不贪不过是仗着自身武艺高强,何时做过有益于武林同道的事情,又有什么资格承受得起我们大家去给他道寿。
“这些人越说越气,最后就约定起来了一个计划,就是这个计划,导致了后面的事件发生。”
底下的人立马就好奇心起来了,道:“是什么计划啊。”
瞎眼说书人卖了一个关子,暂时按下不说,继续道:“接到请帖的江湖豪杰,緑林大盗们,不管是侠义之士,还是黑道土匪,无一不应邀前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div>
“就在庆生那一天,唐不贪眼见着密密麻麻数都数不过来的人,不由得心情澎湃,只觉得他是武林之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就在这个时候,地下的人群之中突然爆射出一阵暗器,直打站在最高处的唐不贪。”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