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164章 一本书的影响力1

10天前 作者: 燕羽飞

王家最大的依仗是清贵的名声。家中族人要么入仕为官,要么在各地开书院教书育人。一代代下来,王家桃李满天下,在大安士林的分量举足轻重。要不然长安公主也不会因为王斯年的一句话,绝望自杀。

如果世人知道王家藏匿对民生影响极大的《农政全书》,很容易让人生出王家沽名钓誉的念头。那样,王爷几代人的努力将付之东流。

没了好名声,王家就是任人宰割的鱼肉。

“一本书而已,影响不到王家的声誉。父亲想多了。”王博裕不认同王斯年的顾虑。

相隔半个月,摄政王又发了第二份农耕政令。

“等次年五六月份,冬小麦收割完毕后,立刻轮种黄豆。”

官员们算了一下:如果冬月种谷法真的有用,土地提前两个月腾出空地种黄豆,等于凭空多出一部分土地。折算每亩全年的收成,至少提高了四分之一。

这绝对是件振奋人心的事情。

今年,临安将莫名断流,南方遭遇干旱,南方的粮食产量降低。肯定会把部分军粮的负担加在北方各州头上。北方百姓直接面临梁国的威胁,平日里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就连衙门的粮仓也是空空如也。

如果明年能多收粮食,官府就不必逼迫百姓加重赋税。

北方百姓彪悍,官府逼迫太急,他们会杀了催缴税粮的官员,然后逃往梁国。

在摄政王上台之前,这是北方的常态。北方总是很缺税官。

整个大安,乃至周边的梁国、赵国、齐国等都在讨论冬月种谷法。

王博裕也感到了一丝不安。

紧接着,第三份农耕政令下达。

王斯年不顾身份冲进容家。</div>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