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皇子有些不解,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母妃向来擅于筹谋,大抵是不会有什么差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div>
郑贵妃把书信写好交给八皇子,八皇子便拿着信匆忙走了。
郑贵妃望向旁边的宫女问道,“檀香,陛下在何处?”
“回娘娘,陛下眼下正在御书房,不过,似乎心情不大好。”
“走,陪本宫去瞧瞧陛下。”
主仆二人到御书房时,明帝正看着奏疏失神。
郑贵妃示意檀香退下,轻手轻脚地走到了明帝旁边,声音轻的似耳语一般唤道,“陛下,陛下。”
明帝方才正在回顾往事,听见声音缓缓抬起头,望着郑贵妃那张脸有一瞬间的恍惚,似乎看到了旧时心中那人就站在他的眼前。
一双含情脉脉的桃花眼,三分温婉,三分俏丽,三分英气,纵是世间画技最超凡的画师也画不出她万一的风韵。
明帝望着那双和她极像的眉眼,下意识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棠儿”
郑贵妃微微眨眼,有些不解地道,“陛下,棠儿是谁?”
明帝这才抽回心神,望向旁处,“无事,你怎么来了?”
郑贵妃佯怒,嗔怪道,“陛下这是什么话,臣妾倒是不应该来了,臣妾这就走。”
明帝敛起神色,嘴角含着笑意拉着她道,“怎么会,爱妃快坐下,朕正烦心着,语气难免重了些。”
郑贵妃闻言倚着明帝坐下,蹙着眉头,微微叹了一口气,“唉,陛下烦心,正巧臣妾也遇到了一件烦心事,真不知道该怎么是好。”
“哦?何事让爱妃如此上心?”
郑贵妃靠在明帝怀里,有些迟疑地道,“臣妾母族里一个旁支的兄弟,名叫郑奎,酒后诗兴大发,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一夕之间在这邺城广为流传,可不知怎的,被有心人借题发挥,说是我那兄弟讽刺沈太尉。”
“臣妾未进宫前和那兄弟郑奎见过数面,他是那种一眼便能瞧到他心里想什么的老实憨厚人,如何能做出这种别有用心的事。臣妾想着替他到沈皇后那里说一说好话,让沈太尉别放在心上,可不想,臣妾前脚刚知道,第二天便传来消息,说是郑奎和他的书童双双失足跌到了运河里没了。”
明帝闻言若有所思,显然是听出了其中的意思。
郑贵妃说着说着,眼角便渗出了两行泪,低低地啜泣着,接着道,“郑奎虽是旁支,到底是臣妾的血亲兄弟,臣妾听闻之后,心中悲痛,这几日都没睡好,陛下您看我这眼角,都快愁出皱纹来了。”
明帝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你别难过了,人死不能复生,切莫因此伤了身体。”
郑贵妃没停,却哭得越发厉害,肩膀微颤着道,“唉,到底是我那兄弟郑奎一介白衣,没权没势,才会死的如此不明不白,若是遇害的是当朝显贵,甚至是皇室宗亲,这事奈何也不能这般不了了之。”
郑贵妃刚一说完,惊呼着捂住了自己的嘴,吓得立即跪在了地上,声音微颤地道,“陛下,臣妾悲伤过度,一时失言,还望陛下恕罪。”
郑妃的话到底是戳到了明帝的痛处,明帝虽然倚重沈卓,但他却决不能容忍沈卓权倾朝野。他当初扶持沈卓上位便是用来牵制俞老丞相俞信远,俞信远年事已高,没几年活头,到时倒了一个俞信远,再出来一个沈卓,如此反复,他这皇位何时能够安稳?
沈卓权势早已如日中天,却还人心不足,身为京官竟然把手伸到江南敛财,甚至暗地里控制官商勾结,经营私盐,贪墨国库,动摇大齐根本。
太子又对沈卓言听计从,对沈卓比对他这父皇还要亲近,这大齐的天下到底是姓魏,还是姓沈?
说不定经营私盐这事,太子早已默许,他敛那么多财做什么?逼宫造反么?
明帝思忖了一会儿,面带寒霜地把郑贵妃扶了起来,“爱妃,起来吧,你虽用词不当,但道理却也不错,沈卿近来行事着实有些出格,朕自会给你一个公道。”
看来是得借着眼下的私盐案敲打敲打沈卓了,断他一臂,既绝了沈家外戚的后患,也让他认清自己的身份。
明帝这样想着,便示意郑贵妃退下,拟了一道圣旨。</div>
83书屋:(www.83shu.com)